哥本哈根:救赎启示录
被称为“二战以来最重要国际会议”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从贝拉会议中心传出的争吵声似乎从未停止过。一些谈判陷入僵局,一些交锋过于激烈,一些发言近乎荒诞。为警示气候变暖对其国家的危害,有人甚至泪洒会场;而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一些国家的代表甚至退出会场。最终,会议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无法律约束力,低于外界预期。而尽管不尽如人意,但这次峰会有太多的话题值得议论……
-观察·遗憾
2012的救赎
哥本哈根的投影
电影《2012》所勾勒出的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火山喷发、冰山融化等末世灾难,让人心灵震撼。人类必须要反思和自我救赎,否则人类就要承受来自于自然的毁灭性报复。这是电影带给世人的警示,而这也是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全球瞩目的关键。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峰会本应是“达成共识、合力同心”的责任承担,但却“投影”出了一幕幕责任推诿和利益驱动的黑色幽默剧。
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到底该由谁来承担责任?首先应当是发达国家。资料显示,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是地球碳排放急骤增加的200年,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全人类生存环境埋下了严重的隐患。而如今,凭什么要发展中国家承担比发达国家更高、更重的救赎责任?这不是厚道不厚道的问题,而是关乎所有发展中国家人民生命福祉的重要问题。所以,印度总理辛格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能以发展中国家的长久贫困为代价。
而一些发达国家却始终是说的比做的多,习惯于在谈判台上指手画脚谋取自己的利益。如果长此以往,类似气候峰会就会成为争吵和讨价还价的菜市场,失去其原有的人文本义。陈一舟
-观察·赞扬
给沉闷大会带来生机
中国声音举世瞩目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表现让人有“闪亮登场”的感觉。
在注定充满火药味的会议上,中国当仁不让,对一再违背透明、公平的原则,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团结发展中国家对不透明、不公正的“文本”予以积极回应,击退某些发达国家委责于人的阴谋。中国还提出理解并重视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国、非洲国家等的特殊关切,支持上述国家优先使用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体现了中国对气候大会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仁至义尽。
而在哥本哈根的皇家假日酒店内,中国首个自愿碳减排标准——“熊猫标准”面向全球发布,所表达的意愿、做出的承诺以及付出的行动,无疑将推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梁江涛
-重磅观点
重新设计未来
●项兵(长江商学院院长)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环境保护问题,或许将是继互联网之后,又一个对人类生活方式及诸多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议题。
“生活方式与能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欧洲、北美、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社会生活模式,总结其生活方式对能耗的影响,可能为解决经济发展与高能耗之间的矛盾找到一些新思路、新对策。简单说,以“大房大屋”、“人人有车”为标准的“美国模式”或许是当今世界能耗最高的一种生活方式,“欧洲模式”对能耗的要求相对少一些,而“日本的公共交通模式”则可能是发达经济体之中能耗最少的。我一直倡导“以全球应对全球”等商业管理新视野、新思维和新对策,这些思维方式的创新也同样可以用来探讨节能减排等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当我们重新设计未来时,我们可以探讨通过改变一直以来的某些生活方式,从新的更为全面的角度来探讨节能减排。
-延伸·环境税
负面影响难免
但不可裹足不前
近日,财政部有关专家表示,环境税明年开征的可能性很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和生态形势也日见严峻,而虽然我国现行税制中设计了与环保有关的税种和税收制度,但是我们依然处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处罚过轻、税费关系混淆不清,专门针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课税的环境税缺位的境地。这是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不相适应的,因而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专门的环境税税种。
无论是在经济增速较快还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开征环境税都难免会对企业乃至于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是在开征环境税的问题上,我们更应从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利于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着眼,而不能因眼前和局部利益裹足不前。黄栀梓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