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艳:不看重规模与排名 关心客户赚钱的比例
凤凰网财经:您刚刚提到基金业界的排名问题,您提到说排名不是最重要的,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才是最重要的,请问您如何看待基金业内的规模排名之战、规模的扩张过快,对人才培养,还有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哪些影响?
刘晓艳:我们从来没有主动参与过排名,都是媒体或是同行在帮我们排,我们公司不是特别重视这个排名,为什么呢,因为资产管理公司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给客户赚到钱,而且给客户赚到钱之后,规模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也看了一下,规模真正扩张的那一年,他有一个悖论,就是说好卖的时候不好发,好发的时候不好卖,所以那一年,规模扩张的时候恰好是你可能接下来的时间是没给客户挣到钱的时候。像我们去年下半年公募扩张比较快,卖了几只指基,今年我看了一下,基本上没有一个客户挣到钱,所以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讲,不是特别在乎这个规模,包括去年我们发行的比较多,其实也不是追求规模的结果,就有点像水到渠成这样一种状态。
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在这个规模扩大的过程当中,的确因为它的这种悖论,就是人性和市场的逆反,没有给客户挣到钱。所以每当我们有一个快速扩张的时候,其实我们内部很紧张,不知道下一阶段会不会行情又变化了,没办法去给这一部分客户挣到钱。而结果常常就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也觉得非常内疚。
所以对规模这一块我们公司不是那么重视它,排名是外界的事情,外界很热闹,你排第几了,或者说别人又追上你了,你又跟别人差距拉大了,或者说你又跟别人差距缩小了,我觉得这个热闹是公众的,是外界的。对于我们公司来讲,本质上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也不是太追求这个,我们真正最喜欢看的指标主要就是我有多少客户,在这个客户里面赚钱的客户占的比例有多少,我们比较看重这些指标,这些指标可能恰恰是外界没那么关注的。
凤凰网财经:那请您再简单的讲一讲就是规模的扩张过快,会不会带来一些公司治理,还有人才培养上的一些问题?
刘晓艳:这个要看,比方说看你扩张的规模是哪一个,它有结构性的问题,比方说你是主动性基金的,这里面可能会带来一个人才瓶颈的问题,说你有没有这么多的基金经理,你有没有这么多的研究员,但是你如果说你的规模是来自被动型基金的,就是指数性基金的。
你对于这个人才的瓶颈,就会小了很多,因为指数性基金完全去复制指数的。对公司自己来讲,我想它只有从一个量变到质变,就是说你从一个比较小的规模到一个很大的规模。比方说,你是从500亿以下,变成一个上千亿的规模或是说从上千亿的规模变成两千亿、三千亿的规模的时候,我想对它整个内部结构会有一个要求,但是在没有达到这个指标的时候,在一定的量变的范围之内,对这一块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人才的影响的确是根据产品的不一样而有不同的影响。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xinm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