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展望高峰论坛上午文字实录(5)
黄桂田:总体税复是高的还是低,大家一直在争论。
长盛:我花的比较多,我要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要收的钱更多一些,这上面还有一些争论,今年比去年花的更多吗?
刘尚希:那肯定花的更多。
长盛:我们是不是换句话来说,今年的税收或者说今年财政的收入和政府借的钱,还会同比例增加?
刘尚希:那倒不见得,实际上魏教授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税收的基础,我们是公有制,这大量的公共资产和国有资产等等,那么这些资产都是收益,但是我们对这一块的收益,确实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制作安排,很多收益,实际上这是公共产权的收益,到部分人的腰包里去了。
长盛:行业和群体,属于这一块,但是我们更加关心的是,今年从民众的感受来说,对财政的花钱的感觉,现在是什么?
魏杰:今年应该是政府花的钱一定是2009年多,那么2009年多的时候,花在基础设施上比较多,但是2010年不再开新的设施了,所以今年花的多的是保障,医疗卫生上,民生投资这部分属于软件,除了硬件之外,软件投资会多一些。
长盛:今年是这个方向吗?
刘尚希:对,是这个方向。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
长盛:明确一点说,比如我们在医疗,在教育?
刘尚希:去年保障性住房等,在2009恩年增长了将近两倍,实际上民生这块的投入会更快。
长盛:2010年会看到,在住房这一块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总结我们希望在2010年希望大家传达出来的感受是,你肯定会更方便,更便宜,教育会更加均衡,我们的住房可能多层次的在今年会呈现,黄教授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黄桂田:这也是多年来我们中国在经济增长方式和整个发展方式来有一个期待的政策上的变化。
长盛:可以变成一个财政政策的期待?
黄桂田:对,刚才讨论到积极的财政政策,我的意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总量,另外一个就是微调,在结构调整方面我们要更积极一些,尤其是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大政策体系里面,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里面它的直接性和它的针对性更强一点。
长盛:今年财政政策的悬念会在哪?
魏杰:今年财政政策像货币政策所讲的悬念,因为财政政策透露的最大特点在哪里?刚才我认为财政政策变了,为什么没变,我们今年政策两会完了以后才会有新的趋势。我估计今年借债比去年还要高,那么除了税收我刚才讲了钱从哪来?借债。
长盛:今年财政这块我们要看的话,关注国债发行的额度,刘所长?
刘尚希:财政政策整个经济社会的状况是联系在一起的,我这个财政政策面临的压力,这个恐怕是一个重点。减税这方面社会的呼声也很高,另外要增加支出,如果说是不收税的话,那么财政压力就非常大。我觉得这个问题严格来说不太确定的一件事情。
长盛:还要关注财政到底能蓄多少水,这心里才能踏实。
黄桂田:我非常同意他们的看法,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总量上,规模是大是小,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中央与地方财政他们的收支是否合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随着财政政策的推行,那么地方财政的收支是一个关注的焦点,第三是个人和企业国家这三个之间,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分配,再分配。可能在这几个方面会产生一些争论,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长盛:最后提到结构性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非常突出了,政府的钱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
魏杰:财政政策有几个,我估计今年可能财政政策恐怕对今后的调整方面有更多的支出,去年我们认为这个调整,今年我估计恐怕不会,因为今年结构调整压力更大。当然民生这块,医疗卫生教育比较大,因为社会保障这块,今年保障调整,我估计应该是最大的一年,从现在来看,这方面更加大一点。
刘尚希:实际上我觉得整个形势上,我们考虑到效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有现在的绩效评价。
长盛:能不能形象的描述一下,怎么样来评估?
刘尚希:这个评估是一个很大的方面,从老百姓的角度,最大的就是老百姓是不是满意。如果老百姓不满意,花的钱就没有效率。从一个项目来讲,财富上面的评估,那么你的项目办的怎么样。但是综合来看,是不是老百姓有一个良好的预期,那么在这个地方老百姓满意了,这个钱花的值。
长盛:财政政策可能变成一个民意测验,最后一看80分以上高兴。
魏杰:这个怎么花?关于财政几大税,就像广东所推出来的财政预算公开、透明才会做到。
长盛:先公开,公开后面会带来效果,黄院长认为在今年的方向上?
黄桂田:一个是在投资这块,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块保持2009年的规模,那么在投资这块主要还是投到民生,投到社会方面,这是我们期待的变化,那么第二个方面,在知识方面要增加稳定。补贴,两个方面的补贴,一个是消费补贴。消费补贴要保证2009年的规模。另外还有对未来的预期,支出预期,还有我们的消费习惯,所以在这一块我们真正的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扩大内需,那么借这个刺激经济,保经济增长,可以发挥我们的财政政策,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补贴是加大对新能源在内的以及新生产业,在消费环节的理念,我举个例子。咱们的光伏产业,四五年出现了一个所谓的过剩,过剩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生产能力很强,但是光伏的消费没有跟上,从发展的状况来看,是在所有的环节,包括消费环节来进行补贴。我觉得刚才提到一个问题,中国的2010年开始财政的投向,我觉得要加大消费和对这种生产有关的一些新兴的行业,它的扶持。
长盛:互相之间的一个拉动和政策指导,谢谢。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我们会贯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出,通胀。通胀怎么看?
魏杰:通胀我这里传统意义的通胀就是不考虑资产价格的因素,只考虑CPI的通胀,我估计应该是现在仿佛是太大了。货币政策没办法就要靠财政政策,北京市、上海市每年把住房开发的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话,你想想这个量很大。
长盛:这对财政的压力也很大。
魏杰:所以我想恐怕今年财政政策在这方面要有更多的关注。
长盛:从单纯的CPI来看,今年不担心,最多也就是3%、5%,是温和通胀。刘教授?
刘尚希:因为通货膨胀影响它的因素很多,有国内的因素,有国外的因素,有金融的货币的因素,也有实体经济的因素,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我们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谈通货膨胀的问题,很多的观点我们都说通货膨胀马上来了,听到它的脚步声了,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实际上通货膨胀就是你这种做法导致通货膨胀,实际上这么一种全社会的社会氛围下面就影响了投资者的行为,出现这种情况。老百姓没有这种通预期的情况下才卖的,但是现在惜售了。所以这个社会的预期,尤其是专家学者,尤其是权威性的专家学者,他可以制造通货膨胀。
长盛:最后通货膨胀变成人为制造。
刘尚希:这是有可能的。
长盛:我们现在处于这个阶段吗?
相关专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