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迪拜 投资不能只踩油门
迪拜败了!人们常说富可敌国,可见国家是最富的,以国家财富为担保的主权基金也自然是以安全的面目示人。但迪拜危机让所有人明白,国家不是无限的金主,谁都扛不过经济规律。
迪拜危机警示我们,“建造,一切都会来”(Build and they will come)的理念就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政府主导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确实能带来令人眩晕的增长,似乎所有人都在见证资产升值和发财,然而经济世界里也没有永动机,高楼崇拜往往与债务危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迪拜事件再次告诉我们一个常识,只有具有扎实稳定需求的经济增长才能稳定,激进地推进房地产做支柱产业最后的结局就是残酷的经济硬着陆。
迪拜是不幸的,世纪工程烂尾已成定局,酋长和王子们正在沮丧地应付各种债主。然而,迪拜又是幸运的。这主要还不是因为它身在富得流油的波斯湾地区,而是它毕竟从疯狂的投资泡沫中收手了,尽管有些晚,但还不是最晚。就像一辆开得过快的汽车,油门踩过头了,一遇拐弯只能猛踩刹车,结果当然可能是翻车,但毕竟还有刹车系统在,车翻了人伤了,但还不至于车毁人亡。
迪拜之所以还有刹车功能,就在于参与其中的国际金融巨头们,尽管有些盲目,但专业底蕴和规矩尚在,一旦资不抵债,反馈是很快很专业的。而且,迪拜的大部分国家财产也是酋长们的私产,当然还是很珍惜很警醒的。
透过迪拜危机,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倒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的模式。从机制上分析,我们更像一辆只有油门的汽车,只踩油门,区别只在于轻踩和重踩。
迪拜的海市蜃楼
迪拜是一座梦中之城。给你足够的钱,去发挥你最奢华的想象,然后造一座城市,它就是迪拜。这里有全世界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它像一个帆船一样矗立在海边,成为地球人心目中豪华生活的图腾。除了这个,还有各种梦幻级的奢华项目: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最大的购物中心、在热带沙漠上建起来的人工雨林以及滑雪场,还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填海岛屿—棕榈岛,岛上有别墅、宾馆、公寓、办公楼和商厦,将以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度假设施,吸引全世界的富豪,不仅是公交车站,这里的一些海滩也装有空调,防止富豪们在游泳后烫伤双脚。……总之,迪拜就是豪华设计的试验田,金钱堆就的海市蜃楼。
这一切奢华得有点“丧心病狂”,但是它确实有充足的投资理由。几十年来,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已经积累了充足的资金用于石油枯竭后的产业转型。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风光迷人,是海湾最重要的贸易、交通运输、旅游和购物中心。
阿联酋政府实行积极的吸引外资政策,税率极低,经济自由度高,加上健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一步到位,吸引了许多世界一流企业进驻迪拜。开始于2001年的迪拜互联网城,短短5年,已经有超过835家跨国大科技公司进驻,有35000名多数来自海外各国的高科技人才在这里工作,其中包括微软、甲骨文、思科、西门子等顶级公司。“迪拜外包开发区”号称将是“世界上第一个专注外包行业的自由地区,百分百免税,有着世界最可信赖的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一站式的支持服务,以及可能是最好的工作环境。”
梦中之城吸引了全世界的富人前去旅游消费。迪拜的观光住宿人数,从1996年近200万人,成长到2005年的600多万人。同时期,迪拜机场过境人数,也从800万人,成长到近2500万人。而酋长声称,在2010年时,迪拜能吸引每年1500万人来迪拜旅游。
富豪也有在乎钱的时候
当然,迪拜最大的产业是房地产。这么好的地方,全世界的人都想去,似乎没有理由不涨房价。据统计,迪拜近年来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高达1000亿美元,而整个伊拉克的重建资金也只有530亿美元。全球1/5的起重机在这里运转,共有25万建筑工人在这里工作。
房子建得疯,而且不愁卖。以梦幻建筑棕榈岛为例,岛上的2000栋别墅豪宅曾在一个月内售空。业主都是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贝克汉姆、克林顿、布拉德·皮特和朱莉、舒马赫,乔科尔这样的都只能算小人物。
海湾地区本来就富得流油,加上海外的富人都涌入这里置业享受,况且,高峰期房价差不多3万人民币一平方米,比起深圳和北京似乎也不算什么。一直到金融危机前,迪拜的投资者们是不担心回报的,虽然迪拜的房价翻了一倍,但他们想,房价再高也有人买啊,皮特们还会在乎钱?全世界的富人堆一个小城市,很轻松嘛,房价还得大涨。
可事实证明皮特们也在乎钱,当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富豪们照样如惊弓之鸟。迪拜的经济过分倚赖富豪消费和资产升值来推动增长,这种模式一旦遭遇经济下滑,波动非常明显。迪拜房价自去年高点重挫70%,大量豪华楼盘成为烂尾楼。自从地产泡沫爆破以来,当地总共有400多个工程项目被逼取消,涉及的款项超过3000亿美元。
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了一则令全世界震惊的消息,他们将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暂停偿债6个月,要求债权人接受延期还款。据悉,迪拜世界的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总体债务的74%。被深套其中的是迪拜世界的债权人,他们不少都是欧资机构,包括汇丰控股、巴克莱、莱斯以及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一旦偿付危机持续,这些大银行都难逃连累。
消息宣布,全球资本市场随即下挫。美国股市因感恩节休市,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欧洲三大股票市场指数暴跌均超过3%,银行股成为领跌元凶。11月27日早上,日经指数一开盘就低开125点,全天跌幅3.22%,港股重挫4.84%,汇丰控股更是下跌了7.59%。
迪拜世界由政府持有,如果它一旦无力还债,将成为自2001年阿根廷违约以来,全球最大主权基金违约事件。近年来,主权基金以及政府的经济守护能力一直在经受考验,从冰岛到波罗的海国家,从东欧到美国,政府信用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事实证明,国家不是无限的金主,谁都扛不过经济规律。
中国的投资拉动要有刹车机制
就在迪拜的梦工程成为烂尾楼的时候,在中国的三亚,最高的烂尾楼却复活了。这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据报道,三亚政府为防止再现烂尾楼,有意严控土地供应,市场吃不饱,房价自然就上去了,政府和开发商在高房价中获利不少,看上去皆大欢喜。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迪拜也用一些手段将掉下来的房地产价格再拉上去,结果会怎样呢?很显然,眼下的这些危机都会消失,一切又恢复景气和繁荣,资产继续升值,大家都坐着发财。但迪拜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因为这样做其实是将泡沫吹得更大,将更大的风险积聚到晚些时候爆发而已。
迪拜在更大的房地产泡沫产生前刹车了,因为这些投资的主导者有刹车机制。迪拜的主权基金大部分是属于酋长的家族财富,当然是负责和谨慎的。迪拜世界的那些债主,都是国际金融集团,有严格和专业的风险机制,也不会允许迪拜在错误路上走得太远,一旦风险到了一定程度,他们肯定会在投资上收手。
这里,我不能不想到我们中国。现在世界上大概只有两个地方可以算是真正的“热土”,一个地方是阿拉伯湾,一个地方是中国。在这两个地方,总是会传来建设规模宏大的建筑的消息。
从迪拜引起的反思
但反思我们的投资决策机制,在主导投资的几方力量中,为长远负责的力量是缺失的。有能力主导的几方力量都只有推动投资的倾向,这就像一辆汽车,只有油门而没有刹车,有权开车的几个司机也都只乐于踩油门,轮番上去踩,区别只在于轻踩和重踩。这样开车的风险可想而知。
中国经济复苏明显快于其他经济体,房地产市场火爆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能力的主导者莫过于政府、银行和地产商三家。对于政府,房价上涨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点:卖地收入猛增、地产税费增加、经济增长的政绩;对于银行,由于房价一直涨,房贷几乎没有什么违约的,是银行利润最有丰厚保障的一块;地产商当然更不用讲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所有制和任期的原因,再加上监督力量的缺位,我们的政府和银行都存在只顾眼前繁荣而不顾以后的风险的倾向,这一点从银行对于假按揭的纵容就可以看出来。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和迪拜不一样,买迪拜房子的都是海外富豪,可买可不买,价格一高他们就跑了。可中国人不一样,房子是必需品,再贵也没地方躲。这确实是一段时间能够维持高房价和炒作的原因,但这也只是暂时掩盖一些问题,最终房价还是要与民众真实的消费能力相一致。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可能将持续增长建立在房地产拉动上面的。而且房地产的一枝独秀也挤压了很多居民在其它方面的消费空间,高度依赖建设投入的经济增长对中国消费潜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没有居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单靠房地产,而房地产靠的又是银行巨额贷款,许多没有收入保障的年轻人都能贷到款,一但经济出现波动,必将引发资金断裂。那时候就会有大批房奴弃房而去,宁可蚀掉首期,也要把风险甩给银行,其连锁后果可能连国家信用都无法兜底。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说北京房价不可能跌,因为全国的有钱人都去那买房,你也可以在青岛、上海、杭州听到类似的话。这次的迪拜危机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多么靠不住,即便是在富得流油的海湾地区,即使有全世界的富豪捧场,同样难逃这市场规律的制约。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han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