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实录全文(3)

2010年09月19日 15:03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讨论很热烈的话题,就是中等收入线条。你会发现有一些国家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很顺利进入高收入,这是成功的。但还有一些国家,从低收入很顺利进入中等收入,但是到了中等收入以后,经济停滞,出现了很多问题,金融危机、社会动荡、政治动荡,这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接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没有形成。所以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怎么能够在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里面赢得国际竞争力,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跨不过这个坎,在中国也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没有近忧的情况下,我们要多考虑一点远虑,现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为未来接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打下基础。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文钊:非常感谢隆老师。从隆老师的演讲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点,一个是中国企业相对竞争力的提升和远虑,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警惕,从我们媒体来说,在座有很多是学财经新闻的,这对大家来说在未来都应该是非常大的一些新闻点,在未来几年中这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每位嘉宾演讲完之后,我们先提一两个问题,请嘉宾简单回答一下,如果接下来还有时间的话,我们再做更多的讨论,下面请大家提问。

提问:隆老师你好,感谢您精彩的演讲。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认为四季度外贸趋势会是怎样的走向。第二个问题,在即将讨论的“十二五”规划中,您认为外贸方面的重点会是什么,对加工贸易有怎样的影响?

隆国强:刚才我已经讲了四季度的出口增长率会回落,但当月的出口额还是会增长。也就是说,环比会增长,同比也会增长,但增长会回落。“十二五”对外开放里面有很多新的东西,我这个部门去年有幸参与了“十二五”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当然有很多部门都在做类似的研究,去年国家也动员了很多部门在做。我们在讨论“十二五”开放战略,要考虑几个点,一个是国际环境,什么机遇、什么挑战。第二个,要考虑中国发展战略,开放只是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不能说一马当先,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特别是对外贸易,你要围绕你的战略,怎么服务于它。未来中国要做什么呢?实际国内发展战略正处在一个调节状态中,现在是围绕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30年我们做的那套要慢慢改变。总书记一次演讲里,讲转变科学发展观,用了52个加快。从原来靠大量投入,现在希望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要有所改变,但不是说五年就完全能够改过来。然后环境,增长应该更绿色一点,资源消耗能够更少一点,节能减排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加公平地来让全民分享,要建和谐社会。创新增长、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外贸怎么办?外贸实际就是要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它的含义是什么,我能跟你说出十种不同的理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央文件提了那么多年,到底是什么含义,各种各样。比如有人说把加工贸易变成一般贸易,有人说把沿海挪到中西部去,还有外资变成内资,有不下十种理解。

我就是说说我的理解,不管是加工贸易还是一般贸易,其实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在全球化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全球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中国就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我们转型升级实际就是往两端提升。前端就是多搞研发、多搞创新,要有知识产权,要有更多的技术含量,更高的附加价值。后端就是向服务环节,所谓的管理、服务,包括品牌、渠道、物流、金融服务等等。我理解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或者整个贸易的转型升级,就是提升贸易在全球分工的价值链中的地位。据我所知,“十二五”的主线应该就是围绕这个。谢谢。

文钊:谢谢隆老师。刚才隆老师讲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我印象中我们经济观察报大概在一个月之前,也做过一篇类似的报道,为什么会做那样一篇报道呢?就是因为我们记者在做商务部的报道,长期采访转型升级之类,但是采访中央政府官员和地方政府官员说法是不一样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说法也是不一样的,他觉得很纠结,就写了一篇关于转型升级的报道,但那篇报道也是没有答案的。比较遗憾的一点,如果早一点采访隆老师,可能问题就会很清楚。我下面要请出的这位学者,在这个圈子里面,谈起她来,大家都会认为她是女中豪杰,有一种大侠的风范,在很多时候大胆地发布独立的声音,这位女侠客就是银河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女士,有请。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小蕾

左小蕾:谢谢,我成侠客了,但是在江湖上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不管怎么样,今天很高兴,刚才隆先生讲了非常深刻的一些问题,而且是比较长期的战略性的有深度的问题,我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些短期的问题,这样就全面了。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大家短期比较关心的问题。第一个,下半年通货膨胀会不会恶化。第二个,房地产会不会崩盘。第三个,国内外形势很复杂,宏观调控的政策会不会转向,会不会有大的变化,最近谣言纷纷,加息,说得活灵活现。第四个,这么复杂的一些国内外的形势,还有很多变数,2010年经济增长目标是不是能够平稳实现呢?主要就这四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是下半年通胀会不会恶化。这跟这两个月的数据有关系,7月份3.3,8月份3.5,大家很自然想,会不会延续下去呢?会不会一直这样越来越高?通胀的形势会不会恶化?这是大家的担心。我们认为7月份、8月份这两个高位在年内,从年初到现在,CPI数据,我们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翘尾影响,去年7月份是负的1.8,是去年通货紧缩中最低的一个月份,8月份稍微少一点,都是在最低的水平上。去年7月份、8月份是最低,今年当然是最高的影响。这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你加上一些计算,差不多会到两个点的翘尾影响。第二个是食品价格,7月份是6.8,8月份是7.5,8月份非食品价格是1.5,在CPI一揽子商品价格比重中间,食品价格占得非常高,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商户跟踪的数据,在7月份涨得非常快,而且7月份最后一个星期涨了0.7,所以7月份3.3就上去了。8月份继续上涨,对CPI的贡献就非常大了。

这个情况会不会一直延续下去呢?今年年内通货膨胀会不会恶化?我们先看通货膨胀有哪些因素,会不会成为一个趋势,我们还要看还有哪些新增的因素和其他的压力。我们看这些情况是不是可控的,如果这些情况都是可控的,或者我们非常清楚的,我们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假定有很多因素是我们不可控的,但推动CPI上涨概率又非常大,这就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我们认为有这么几个因素。首先我们说翘尾影响,7月、8月、9月,特别到了11月份,去年11月份同比CPI已经转负为正,已经结束了负增长的状态,到11月份以后,翘尾影响就降得比较低。去年12月份是1.9的通货膨胀,所以翘尾影响已经开始结束。9月份和10月份可能还会有一些翘尾的影响,但不会成为一个趋势。

第二,食品价格,我们为什么分成两类,一种是蔬菜,蔬菜属于短周期产品,因为自然灾害,东西南北中的大洪水,蔬菜损失比较大,由于运输的问题,自然灾害影响的问题,所以蔬菜价格涨得比较高。因为那是短周期的产品,国务院有一个菜蓝子工程,可能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真正执行到位,效果产生,相信短周期产品的价格会得到迅速的稳定。最近我看商务部蔬菜价格大多数都在下降的范围,除了个别的以外。我想这个问题也不会成为趋势性的影响,因为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去管理它。

另外一个就是粮食价格,国外涨得很厉害,也是因为自然灾害,涨得很高。国内农产品最近也涨得很高,粮食价格上涨不管是炒作也好,还是什么也好,也是自然灾害。发改委最近有一个数据,这次自然灾害,夏粮可能会带来1.3%的减产,但马上又说,1.3%的粮食减产不影响供求关系。粮食减产了,但我们需求和供给没有产生更大的差距。换句话说,价格就没有上涨的理由,就没有很大的动力,短期内因为心理影响,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但从根本上不存在供给的短缺,价格没有上涨的理由。更重要的是中国粮食储备,国际安全线是18%,我原来看到的中国的数据是36%,最近有人告诉我,远远超过这个数据。其实从经济学家角度来说,我们很希望在收购的时候把价格提起来。因为你储备很高,要控制通胀,稍微高了一点,国储就会抛粮食。在这个基础上,粮价上涨会得到遏制,不是那么容易上涨的,因为中国政府对遏制通胀的意识非常强,这也是经济稳定的一个指标。

另外还有什么问题呢?就是工资,工资上涨会不会形成对通胀的压力。注意几个问题,这次工资上涨比较多,去年没有上涨,不但没有上涨,我看到一个数据,好像负的0.7,从总量来说,负的0.7的工资上涨。去年没有涨,而且还下降了。今年因为经济复苏,各种各样的原因,劳工结构性的短缺,加上其他累积的问题,所以今年幅度涨得比较高。但是这种上涨要注意到,在经济学里它不产生循环效应。这里有一个螺旋效应,因为通货膨胀涨得很高,工资就要求上涨,工资上涨以后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价格进一步上涨又推动工资的上涨,这时候就会产生螺旋效应。但这个并不是因为通货膨胀高了,所以涨工资,这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通胀。

当然还有价格调整,最近电价、水价、天然气价格上涨,这属于改革,因为担心通胀,你永远都不做这个事情,那永远都改不了,现在通胀是比较低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改,永远都没有机会。价格机制根本的改革,总得有一些代价,这些改革我相信也会把握力度,它会影响到非食品价格,但是我们现在的改革你去看看,实际还是一次性的调整,不是说建立了一个机制,在什么情况下我就要怎么做,这不是一个机制。它是一次性调价的概念,这跟工资调整有雷同的问题,属于一次性调整,也是不产生循环影响的。如果明年再调,我们经济还会增长,收入还会增长,那是另外一回事。至少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循环压力。

我们现在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除了这些因素,都是我们把握了、我们分析了比较可控的因素。但也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特别是近期发生的事情要特别注意,一个是购进价格指数,7月份购进价格指数是下降的,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是比较低的。可是到了8月份,一下涨到10%,购进价格对内部的通胀,至少对PPI产生压力。这增加了我们国内在通胀管理的时候不确定的因素,这给我们控制通胀造成一些难度。

相关专题:

全球经济僵局中的新趋势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热点推荐: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成都车展全球汽车论坛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qidl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