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内需
内需和消费,在很多人的眼里都只有毫厘之别,殊不知,此处也可以谬以千里...[详细][评论]
1官方说的“扩大内需”是什么意思?
名家解惑:别混淆“扩大内需”和“开发国内市场”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国内市场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个误区:把“扩大内需”和“开发国内市场”划上等号。这其实是两个非常不一样的概念。“扩大内需”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它主要是政府的事情:政府动脑筋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或者是其他的刺激政策,使大家多花钱买东西。而“开发国内市场”是微观的概念,它是企业家的工作。过去中国的企业家用很大的积极性去开发国外市场,想把东西卖到国外,现在到了动脑筋把商品卖给国内老百姓的时候了。开发国内市场是政府和企业家共同的责任。[详细]
——张维迎,知名经济学家
媒体评论:“扩大内需”一词过于笼统 建议不要再提
曾经以为,扩大内需就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后来却发现,这二者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曾经以为,扩大消费内需能够提高我们的消费能力,后来却发现,二者之间同样也有相当大的距离。“扩大内需”一词过于笼统;就不要再提了;“扩大消费内需”一词进了一步但是还是不够直接。最为确切的提法应该是,增加收入尤其是增加居民收入。[详细]
————金融时报评论文章
学者解惑:辨析扩大内需的“分解谬误”
这两年,扩大内需已成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使用最为频繁的经济学词汇之一。大家似乎也都认同,扩大内需是实现中国经济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但在笔者看来,在强调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问题上,扩大内需的提法并非不分场合、不分条件的永远正确,同样是扩内需,中央政府说出来和地方政府说出来,就大相径庭。[详细]
————胡晓鹏,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214亿人每天都消费,为啥还说中国消费不振?
研究报告:我国最终消费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979-2008年,尽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却平均每年以0.44个百分点的幅度下降。其中,最终消费率由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8年的48.6%;居民消费率由1978年的48.8%下降至2008年的35.3%。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投资率不断提高相伴随的是,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01年后,我国最终消费率一直低于60%,远远低于世界70-80%的平均水平。[详细]
———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研究报告
媒体评论: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多年来直线下降
即使是消费本身,也分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透过数据可以看出,政府消费在我国的总消费中的比例逐渐上升,从21%左右上升到27%左右。这个趋势从1996年以后非常明显。这背后的原因也非常值得思考。 由于消费占GDP的比例逐渐下降,而且政府在消费中的比例又逐渐增加,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就逐渐下降。这个趋势从2000年起非常明显,可以说是直线下降。[详细]
————价值投资网评论文章
反向观点:消费不足是个伪命题
另一个相对更“深层次”的误读是认为,中国消费对GDP的贡献太低,投资对GDP的贡献虽然大但是依托的是投资增速更高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就是消耗了太多的资源和资本来实现了GDP高增长。我认为这并不值得,而且让老外白白买去便宜货,更令人痛心。[详细]
————《社会观察》杂志评论文章
3居民个人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名家解惑:原因在收入增速太低而非社会保障不完善
我个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和GDP的增幅是同步的,而中国则是在一定程度上脱节的。换句话说,中国人不消费的主要原因并非社保不足,而是收入增速滞后于GDP增速。很多人都持有一个错误观点,就是中国人不消费。假如你去看历史数据,你会发现这种说法完全不成立。1980年代,中国曾出现过一次居民消费高潮,但进入1990年代之后,居民消费进入了低潮。[详细]
————黄亚生,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名家解惑:根源并不是收入分配
中国的内需不振,关键在什么地方?马克思早就说过,需求不足都是因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为什么?肯定是因为贫富差距太大。而城乡贫富差距的扩大,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现在天天讲的收入分配。严格地说,要缩小贫富差距,改变收入分配只是其中一个因素。马克思从来反对围绕着收入分配做文章,因为他说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了你的收入分配。[详细]
————华生,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媒体分析:扩大消费的结构性瓶颈何在
中国在2009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占世界份额的27.5%,虽然与日本相差甚远,但其增长速度之快却使世界为之目瞪口呆;但这些繁荣景象难以掩饰中国内需市场尤其是消费内需的尴尬——内需在GDP 的比例长期以来呈下滑状。中国消费内需占GDP份额长期下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中国的内需消费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结构是什么呢?[详细]
————第一财经日报评论文章
4十二五该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扩大消费?
名家解惑:真正的消费不是政府刺激出来的
真正的消费不是政府刺激出来的,而是企业家开发出来的。每一个做企业的人都应该认识到,只有把消费者搞舒服,自己才能舒服。前段时间,政府做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举措后,一些企业看到了机会,不再去考虑怎么把消费者搞舒服,而是把政府官员搞舒服,这些企业的确获得了一些甜头。[详细]
————张维迎,知名经济学家
名家解惑: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才能扩大个人消费
现在我们希望提高居民的消费率,通过增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那我们就应该着重推行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等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他们自然会去消费,根本不用再采取政策去刺激消费。中国总体储蓄率的上升并非来自居民储蓄的增加,而是来自机构储蓄的增加。[详细]
————黄亚生,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媒体评论:扩消费新政面临有利因素
应该看到今年我国扩大消费也面临诸多有利因素:“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我国人均GDP正迈向4000美元大关,从国际经验看,在这样的过程中消费将得到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为扩大消费提供上升空间;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80后、90后新兴消费群体不断壮大,都将有力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详细]
————中国广播网评论文章
52011年将有哪些扩大消费政策出台?
部委答疑:2011四方面入手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由企稳回升转向持续稳定增长,扩大消费仍是商务部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商务部将重点开展发展现代流通、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发展新的消费热点以及培育节能循环消费四个方面的工作,促进应对危机的措施向常态化扩消费政策转变。[详细]
————姚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坊间传闻:扩张政府采购规模将成刺激消费重要路径
根据2010年底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财政部正在对2011年的财政预算计划进行最后调整。其中,为落实刺激消费的“大政方针”,接近财政部的权威人士称,2011财年中,大幅度扩张政府采购规模或成为重要路径之一。[详细]
————中国经营报报道
专家质疑:扩张政府采购是危险信号
目前我国不是政府消费不足,而是居民消费不足。增加政府采购规模,相应会压缩居民消费的空间,这和大趋势不太一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是鼓励民间消费,而不是政府消费。通过家电下乡和扩张政府采购规模来提振的消费都是政府诱导的消费,这种消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但如何促使消费具有内生动力更为重要。政府应该立足于长远,从培养消费的内生动力着手,积极实施减税、增加低收入者的补贴、放开管制、提高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等各项惠民措施。[详细]
————魏凤春,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
6十二五又该如何扩大内需?
名家解惑:未来三十年中国真正进入扩大内需战略
未来的三十年是中国真正进入到扩大内需战略,中国真正进入到城镇化战略,中国真正进入到规模驱动的阶段。这是一个战略机遇,把握住中国就上一个台阶,把握不住就是外国的供给来满足我们快速增长的需求,就像我们今天满大街都是外国的汽车。[详细]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媒体评论:扩大内需须实现“包容性增长”
拉抬内需就不只是城市,还得拉抬农村的消费。在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中国,就必须实施“包容性增长”。所谓“包容性增长”有着“兼容并包”的含义,它倡导提高“社会包容”程度,消除“社会排斥”因素,避免“社会动荡”,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旨向,其要义是让所有国民在发展中都能公平合理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因而“包容性增长”也可理解为“共享性增长”。[详细]
————大众日报评论文章
部委答疑:十二五开局扩大内需要放眼全球
新年第一天,我对扩大内需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作为商务部来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进一步推进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使我们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也就是扩大消费、出口和投资更大协调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不仅需要国内市场,在扩大内需同时,也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扩大我们的市场覆盖面,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来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特别是在下一步的节能、环保两型社会的建设中更加需要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取得我们新的发展。[详细]
————姚坚,商务部发言人
-
问题1
官方说的“扩大内需”是什么意思?
-
问题2
14亿人每天都消费,为啥说中国消费不振?
-
问题3
居民个人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
问题4
十二五该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扩大消费?
-
问题5
2011年将有哪些扩大消费政策出台?
-
问题6
十二五该如何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