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期"问局十二五",三十个经济关键词,每一期围绕一个关键词,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微、紧扣民生的问与答,勾勒出中国经济下一个五年的主体框架;借助部委的权威释疑,学者的诚恳解惑,把握住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发展脉搏。 与此同时,我们会完全根据网友的投票从这些紧扣民生的关键词当中评选出"十二五最受关注话题",让网络再次成为智者的舞台,民生的狂欢地。

不得不说的税改

税制之于国家,相当于激励机制之于公司。你激励唯唯诺诺,就不会有人乐于突破创新。十二五能否实现“国强民也富”,税改至关重要。个税会怎样改?如何根治...[详细][评论]

- 票
1.改革现行个税制度的关键:
提高个税起征点,惠及工薪阶层
让工资不再是课税主体
不清楚
2.期望2011年优先进行:
个税制度改革
资源税改革
增值税改革
 
  • 1新个税改革方案为何不提高个税起征点?

    名家解惑:个税起征点不是问题的关键

    个税问题不在于起征点。个人所得税,首先应该按年计征,根据一年的收入决定怎样征收。但我们国家的作法是按次征收,有一次收入就征一次税。按次征收是中国所独有的,很不合理。按年征收的细节中,收入种类的不同,税率也应该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税制不是在明处,实际上你是交了很多税的。[详细]

    ——吴俊培,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反向观点:唯有提高个税起征点方能惠及工薪阶层

    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工薪阶层税收占个税总税负的50%。而在美国,将近50%的工薪阶层只承担了联邦所得税的5%,10%的最高收入者承担了个人所得税的60%多。由此可见,我国个税被奚落为“杀贫济富”、“逆调节”就不足为奇了。据媒体报道,新个税改革方案已于近日上报国务院,从报道来看,45%的最高税率的下调将惠及高收入者,将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的扣除标准由800元调整到2000元,收入来源多元者也会减轻税负,但一般工薪阶层、中低收入者的所得来源非常单一,工资几乎是其唯一收入来源,唯有提高个税起征点,方能惠及他们。[详细]

    ——薛世君,媒体评论员

    媒体评论:个税制度改革的方向是综合所得税制

    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采取的是分类所得、累进税率,最大缺陷在于,不符合公平原则,也容易避税,事实上就表现为主要是对个人工资课税,类别之外遗漏在所难免,无法体现税负公平。而中国人的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收入差距主要是体现在工资薪金之外。 [详细]

    ————《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文章

  • 2土地财政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回应:北京不是土地财政

    北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不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说买地钱纳入市财政,用于发工资。北京卖地的钱不是拿来发工资的。 [详细]

    ————陈刚,北京市副市长

    各地政府回应:广东不存在土地财政

    银行的上市融资是一个黑洞。为了控制银行的系统风险,决策层提出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目的是减少银行信贷总量,但现实是部分银行还要再融资。[详细]

    ————曾志权,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政策动向:上海2011年公开土地财政

    公开是对政府最好的监督,公开是对权力最好的制约。上海将继续加大财政性资金的公开力度,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其中最受内地民众关注的是财政性资金的公开。[详细]

    ————韩正,上海市长

    媒体评论:扭转土地财政局面须多管齐下

    土地财政现象不仅发生在一、二线城市,而且正在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蔓延。关键在于,如何才能让“土地财政”不成为高房价的罪魁祸首、成为地方政府负债的内在推力,需要上下齐心、多管齐下。[详细]

    ————红网评论文章

  • 3为何财政收入增速连续17年远高于GDP增速?

    官方答疑:两者不完全同步是正常现象

    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总体上应相适应,但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在数量上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两者不完全同步是正常的,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今后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2006年至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1.2%。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3%,高于GDP增速。[详细]

    ————谢旭人,财政部部长

    媒体评论:应让民众福利与财政收入一起“飞”

    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约6.85万亿元,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三项支出占比仅14.9%;而在美国,同样这三个项目上的开支已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与此相应的是,我国行政开支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却一直名列世界前茅,日本的一般性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2.8%,美国是9%,我国高达23%。[详细]

    ————薛世君,媒体评论员

    媒体评论:财政部长讲话有失偏颇

    财政部长谢旭人称,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不完全同步是正常的。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部长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与历史欠账现实,与人家简单对比人均财政收入,有失偏颇。财政收入增长意味着税收增长也意味着纳税人负担的增加。特别是全国财政收入一直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幅度,令人无法释怀。据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推出的2009年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介绍,中国内地紧随法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详细]

    ————浙江潮评论文章

  • 42011年税改的重点是什么?

    坊间传闻:2011税改从个税和增值税两方面展开

    2011年的重点并不是减税,而是调结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税制改革可能由负责税制改革工作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人大法工委出面推动,而不是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受访的多位财税专家均向记者表示,迄今为止,政府并未表现出今年要大规模减税的意图,税改措施可能会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扩大范围两方面展开。[详细]

    ————华夏时报深度报道

    名家谏言:税改应先调整资源税和房地产税

    资源税要趁势扩大区域覆盖面和税目覆盖面,近中期要争取解决房地产税的框架问题。资源税和地方税支柱打造形成呼应,采取“在后跟随”的方式来推进。如果没有资源税相对充分的发展和房地产税的破题与确立,使其至少在发达地区较快形成一定的支撑力,那么先行贸然实施增值税扩围,必定导致中央和地方财力的矛盾更难处理。[详细]

    ————贾康,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名家谏言:关注个税制度改革

    在个人所得税问题上,税制设计并不复杂,关键是政府部门信息要共享。教育支出的信息、购房信息、个人和家庭收入支出信息等要集中到税务部门,以求公平、透明、合情合理。我本人非常关注“十二五”时期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问题。据悉,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有关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建议得到有关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并被转到相关部门以作决策参考。[详细]

    ————郝昭成,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 5十二五税改会带来哪些税种变化?

    有增有减:会减少哪些税种

    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会实现事实上的减税。减少个人所得税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悬殊,达到促进公平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强个人的购买能力,可以促进消费。消费税也会实现事实上的减税。通过调整税目,一些商品不再课征消费税或适用较低税率消费税,以刺激消费。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的减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通过这两种税收的减少来提高和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详细]

    ————周广富,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项目部综合部经理

    有增有减:会增加哪些税种

    房产税,车船税,资源税和环境税。幅度应该也不会太大,因为新税种需要经过人大表决,太高的税负很难通过。资源税改革方案不仅仅在西部地区先行,更要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环境税可能开征,环保收费强制性不如环境税,形式上看可能是费改税,实质上看负担也会加重。幅度多大不好说。[详细]

    ————众多知名学者分析

    名家解惑:财税改革会更多服务于调整经济结构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是为了增加经济总量,现在更多的是调整经济结构,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促进整个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过去主要是强调它的经济功能,比如拉动增长,现在要更多地强调其社会功能,比如促进社会公平。 [详细]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 6增值税立法草案一拖再拖为哪般?

    现状分析:增值税立法遇阻各方寻求“妥协方案”

    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由于增值税立法过程中涉及到增值税是否扩围、扩围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变动、各方利益平衡等诸多问题,各方分歧很大,增值税立法问题变得格外复杂,增值税立法草案并没能按计划提请人大审议。按照2010年初国务院的立法规划,增值税立法被列为年内力争完成的重点立法项目,若进展顺利,争取上2011年全国两会讨论。[详细]

    ————华夏时报深度报道

    新政动向:上海拟对小企业免征增值税

    上海财税领域改革传出新动作,部分企业将免征增值税。目前初步方案的范围确定为纳税企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所谓“小规模纳税人”是我国税收制度中对某一类型纳税企业的一种称谓,与之相对应的则称为“一般纳税人”。[详细]

    ————上海浦东金融服务局的一名官员

    媒体分析:增值税改革有利解决四大弊端

    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一是流转税税率设计为比例税率,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产业(产品结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增值税在调节贫富差距、进行二次税收分配方面作用微乎其微。这种税收调节方式导致政府热衷于投资第一二产业,冷淡第三产业,因为投资第一二产业,容易得到高税收,由此加剧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二是流转税计税依据以价格为基础,而且税负呈现转嫁性,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通过高价格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价,提升了物价指数,形成了通货膨胀压力。[详细]

    ————新华网分析文章

  • 问题1

    新个税改革方案为何不提高个税起征点?

  • 问题2

    土地财政局面如何扭转?

  • 问题3

    为何财政收入增速连续17年远高于GDP增速?

  • 问题4

    2011年税改的重点是什么?

  • 问题5

    十二五税改会带来哪些税种变化?

  • 问题6

    增值税立法草案一拖再拖为哪般?

往期回顾

栏目策划、专题制作:王小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