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对话皖江”专题访谈文字实录(2)

2010年06月22日 18:18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芮成刚:现在全世界媒体都在热议未来中国十年发展之路,首先我想有请范恒山司长介绍一下。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按传统的经济学来说,还是劳动力成本低,这个事实现在发生改变了吗?

范恒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对照世界范围来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劳动力成本低这个状况逐渐在发生变化,从近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看到了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这种特殊的情况。我们需要寻找其他的动力,比如说我们强化区域政策。

芮成刚:赵晋平先生有没有其他的意见要进行补充的?

赵晋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为什么企业要进行转移,一般按照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和经验,有一种可能性主要是为了获得价格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资源,通过降低产品的成本获得国际竞争力,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确实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产业转移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从中国目前来看,首先我们要看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趋势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发现我们北京、上海、深圳这样一些大城市,劳动力成本确实很高,但是面对沿海开放城市,他们的工资水平却是低于沿海大城市。

第二,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这样一个趋势,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劳动者需要增加收入。需要通过刺激消费、增加消费者收入的方式来扩大内需,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的需要。

第三,产业转移并不是把劳动力成本作为唯一的选择。有市场驱动型,也有以国内市场作为主要投资目的的跨国公司,由过去的寻求加工组装基地这样一个功能正在逐步转向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投资。这种情况下,国内中西部这样一些地区,它的优势和作用会逐步增强,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目前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也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依靠我们劳动力的优势,我们还有长期的经济成长的成长性,恰恰我们在面向跨国公司的调查中,往往也是这样选择的。我们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加工组装和生产的体系。

芮成刚:我想再补充一下,今天讨论似乎有两个线索,说说安徽的实践,另外一方面,中国整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劳动力发生的一个变化,您觉得产业的承接转移的过程背后,是否也有安徽的实践在里面,新一代的农民工跟上一代有些不一样,他们是不是更愿意选择在自己的家乡,离家乡近一点的地方工作,这个方面来说,是不是也是产业转移背后的驱动力之一?

沈卫国(安徽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大省市人口大省人口大省,劳动力大省,前几年我们每年的出口人员有1200万人,其中有300万人是在本省省内游动,800万在沿海地区打工,现在沿海地区城市不断的扩张,劳动力成本在提高,现在出去打工的上一代人包括现在的80后、甚至90后经历了若干年的打拼,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我问过他们,如果同样的工作,在家门口比沿海少拿两三百块钱。

你愿意在沿海还是家门口,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在家门口打工,虽然薪水少一点,但是可以照顾到家人,另外,安徽的生活成本比较低,少拿几百块,并不影响什么,国家考虑设立产业转移的一个因素也确确实实是安徽的优势所在。

俞建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这次产业转移的规划,真的凝聚了安徽人的智慧,我们去年这个时候在长三角、珠三角、大批的外资企业都会转移,但是都不知道往哪去,这次安徽提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是应对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的这样一种形势,上海来说,对产业转移的态度,我们是这样看待的,就是我们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承接方,也不是转移方,是企业主体,企业总归是要追求它的利润的最大化,它现在转移,无非就是它的资源的一种谋和,重新的一种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承接方来说也不是像过去那样挖人家墙角。作为企业来说用上海话来说以前是一种三夹板,现在安徽提出了一个这样国家的战略,大家都可以理直气壮把这个事情做好。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zhangzj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