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对话皖江”专题访谈文字实录(6)
芮成刚:我接下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感受,不一定准确来引入我们下一个话题,我自己作为一个合肥人,回到合肥看到合肥的变化我觉得特别开心,我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跟合肥的领导说,我说今天坐车经过姚公庙,看到那里都是高架,非常兴奋。但是另一方面感觉到,我小时候的合肥已经找不到了,小时候很可爱、亲切的中小城市的氛围找不到了,我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生活完了以后,回到合肥希望寻找过去的那种亲切、可爱的城市,那个回忆似乎找不到了,另一方面,我自己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也见证了北京的变化,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北京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北京跟世界其他城市越来越接近了,所以总的来说,似乎北京、上海的愿景是把自己变成东京和纽约,而合肥、南京的愿景是把自己的城市变成北京、上海。似乎我们做的事情都是原来发达国家已经做过的事情。
转移到承接产业转移话题上来。我们承接的时候,是否仅仅是一种重复,把沿海地区曾经走过的路再走一遍,中国承接国外的产业,是否也是承接国外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是不是在承接的时候,转移的过程当中做出一些不一样来,在制造和创造中间寻找一些新意。
范恒山:一个国家战略的诞生,不是说哪个领导跑几次就成了国家战略,所以国家战略首先它要基于国家的总体需要和地方实际需要的一种结合。在符合国家总体需要的前提下,什么样的地方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这就要考虑它的比较优势,也就是说在你这个地方实施国家战略,非常典型,对于全国现在的发展和下一步的发展具有示范的意义。
回到刚才提到的问题上,我们一旦国家战略确立以后,是不是把我们的所有的布局、所有的安排都变成一个模式?我首先想说,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它就不符合国家战略和需要,国家战略需要一个根本点及就是要发挥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要体现这个地方的特色,所以具体到我们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来说,我们从承接转移这个角度来说,在这个过程中间,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体现我们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三个结合非常重要。
第一个,要把承接转移同发挥我们的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安徽,我们这一段,我们皖江城市带这一段,已经形成了好的基础,通过承接把我们这个传统的优势发扬光大,同时加以提升。
第二个,我们要把我们的资源和其他的优势有机的发挥起来,不是为了重新替代,不是为了把人家的搬过来,把我们的技术搞掉,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在规划中间,我们特别提到一定要发挥我们皖江城市带,各个城市本身的产业优势,使之把它结合起来,这里面包括我们的现有资源优势和其他优势。
还有一个,我们要注意补充,所有我们发展需要的,我们薄弱的环节在承接中间把它补起来,把我们的短版补长,形成我们完整的产业体系,通过这种完善本身就能提高我们产业发展的水平。另外一个要特别处理好,在合力分工和企业一体化处理好。包括我们的环境保护、包括我们的社会服务等等都要一体化,但是一体化中间也要分工,不是搞成功能同步,不是搞成某一个城市的复制,所以我们希望再看到一个现代化的皖江城市带实验区的同时,我们也能够使芮记者找到当年古朴的、令人向往的回忆的地方,成为我们现代化城市的皇冠上的明珠一样,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谢谢!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zhangz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