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中国房价绝不会越调控涨得越快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来源:资料图)
夏斌
当今,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几乎是个“万花筒”。宏观决策者、地方政府、开发商企业、行业主管、投资投机者、低收入百姓及各种媒体,对过去和当下的房价与房价政策,众说纷纭,公婆说理各有一套。过去不一样,现在仍不一样。一边是一些人在喋喋不休宣传“刚性需求”,一边是低收入百姓拼命感叹房价太高,“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者的一生消费”;一边在查囤地、增加土地供应,一边不断出现创新高的“地王”,等等。为什么房市讨论中各种意见分歧如此之大?如此热闹?可以说这种现象也是宏观经济各领域讨论中最为突出的。
正因为分歧如此之大,且房地产市场直接涉及当前的经济复苏,又涉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确实是时候认真反思、认真总结中国十几年房市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了。修修补补、零敲碎打的政策,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因篇幅关系,在此就其思想原则进行反思。
房市调控12原则
原则一: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从1987年和1988年分别开始的土地使用权拍卖和住房货币化道路是正确的,不容怀疑。这是中国市场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经济中土地和住房两要素价格必须由市场决定,这也是今后仍需进一步坚持的方向。但是,这丝毫不意味着,房价涨到低收入百姓通过货币化已无法实现住房基本需求也是合理的。这不是改革的初衷。
原则二:耕地底线绝不能动摇。
中国人多地少,又是13亿人口大国,粮食需要基本自给,这是中国在大国竞争中的一项基本战略。因此确保一定的耕地,是筹划住房建设用地的底线,绝不能动摇。当然,在较长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由于国际间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可能会影响这一底线的确定。但是,“底线”意义极其重要,原则仍须坚持。相对于从现在到今后可预期的一段时期内,“底线”的面积应该是稳定的。
原则三:低收入百姓有房可住也是底线。
百姓住有所居,既是由福利房向货币分房改革的目的,又是一国社会、政局稳定的基础,这也是一条底线,绝不能动摇。至于如何在出现各类高档房的住房改革中确保这一底线,涉及改革的政策与艺术。当普通大众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难以确保在由多种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决定的房市中实现住有所居,不管房市如何调控,政府必须竭尽全力从土地供应、城市规划、财力安排、公交布局、优惠补贴等政策出发,首先确保涉及政局稳定的多数人有房可住的起码要求,哪怕是以各种补贴的“租屋”形式实现。在这方面,就是在堪称市场体系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如北欧、美国、德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也无一例外,都有这条“底线”保障。如果中国当前这条“底线”未得到保障,说明房市调控思路更要反思!
原则四:刚性需求似是而非。
中国人多地少,且经济正处在崛起过程中,百姓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对“住有所居”的改善要求会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土地、对高品质住房是有刚性需求的。但是,分历史阶段而言,如果在确保了多数百姓住有所居“底线”的情况下,目前房价飞涨态势下的这种“刚性需求”也许就是相对的,就是“柔性”的。因为如果按照本文所述作出进一步政策调整的引导,后一种“刚性需求”是完全可以做到相对局限在高品质购房的需求内的。即通过税收将房价飞涨收益转化为低收入百姓租房、保障房建设的补贴,房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购房需求无关。且房价越涨,补贴越多,廉租房、社会保障房建设规模越快,后一类的购房“刚性需求”也许就转为“柔性”了。其实,如果政策分隔开基本消费性住房和高品质住房两类需求群体后,当面对后一种“刚性需求”下的房价飞涨,此时政府大力度调控房市的压力也自然减少,不必再为调控力度左顾右盼了,此时的“刚性需求”也会“柔性”化。
夏斌近期言论:
聚焦内地房价泡沫:
官方声音:
专家论市:
地产商言论: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mad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