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论坛18日实录 (4)

2010年04月18日 18:07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首先我先讲一下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由于实体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还有可能进入相对低速的增长期,一个方面是经济刺激政策对于经济复苏的驱动力正在逐步弱化,当前实体经济比较多的复苏迹象主要是依靠财政刺激。前一段时间,欧洲引发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扩张也凸现了刺激性的财政政策已经难以为继了。目前主要的经济体都面临着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两难困境,退出太早就会中断复苏,但是退出太迟又会助长泡沫。

第二个方面,当前发达经济体增长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企的失业率。2010年美国官方统计的失业率将保持在10%以上,这是大萧条以来最恶劣的就业环境。欧元区的失业率从去年11月份也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首次突破10%。预计欧美的高失业率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有高失业率的存在,消费就成了问题。

二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当前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仅为66.6%和69.6%,分别比历史平均值低14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由于大量的产能过剩,投资欲望受到了空前的抑制。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发达国家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压力,再加上许多国家将于今、明两年进入选举年,由于要转嫁国内政治压力的目的,所以今年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势将会十分严峻,这也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复苏。

四是信贷紧缩形势进一步恶化,当前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着再融资的困境,银行、金融机构都在收缩贷款,收紧银根。而实际利率水平的上升,也将使得尚未真正复苏的实体经济的这样一个走势变得更加艰难。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信用风险正在快速攀升。进入2010年各个方面最担心的风险已经慢慢地从抵押贷款相关的金融违约风险和企业风险转向了如何去管理国家的违约风险以及高负债的地方政府破产的风险。所以当前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政府赤字和国家的债务水平都在逼近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警戒线。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为什么会这么大呢?从表层上来看,是由于外部需求的急剧收缩,所以造成了出口的大幅下降,并且造成了国内工业生产快速回落和就业下降。但是深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长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不断加剧,这一方面不仅表现在需求结构上,比如说内需和外需增长不平衡,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而且也表现在供给结构上。低附加值的产业化比重过大,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所以这些结构性矛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所以必须通过新一轮的调整和转型,来逐步地加以解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将是一个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也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压力加大,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这种增长模式加剧了我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国际收支盈余又过大,所以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经济减速和外部需求萎缩将使出口增速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国内市场短期内来看,又很难形成替代出口的一个空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原来支撑我们国家经济较快增长的这些优势比如说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这些低成本优势也开始减弱。我国劳动力供需总量的平衡和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人均占有资源量的方面明显低于了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我们仍然停留于传统比较优势,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换取微薄的利润,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实现经济高增长的局面,将难以为继。

第二,经济结构的调整难度明显增大。近年来,在市场需求驱动和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产业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扩张,供给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的需求。供给能力超过需求,新增的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进行释放,但是金融危机后,引发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外部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需求结构的调整的压力也明显在增大。大家知道,需求结构调整的背后是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利益关系的调整,还将涉及到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垄断行业体制和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方面的改革,包括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这一方面的改革。

综上来看调整的主力是可想而知的,调整的难度也远远大于供给结构的调整,我刚才讲的是供给结构调整的背后是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而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因为相对更为复杂,所以调整的主力和难度都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个方面是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更趋强化,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也持续增加,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特别是重化工业部门的加快发展。近年来,能源、资源消耗迅猛增长,供需缺口也越来越大,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又不断提高,作为像中国这样处于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能源、资源消耗方面的增长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即使采取节能措施和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今后一个时期,能源资源消耗的增量仍然要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由此产生的废弃排放物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可能是其他国家没有办法比拟的。所以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社会要求我们承担有约束力的减排责任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硬约束将更趋强化。

第四个方面,体制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充分肯定改革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也要看到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成,支撑这一体制的重要支柱包括现代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市场信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都还比较薄弱。有些深层次的问题,像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和职能转变问题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涉及深层次的矛盾和关键领域的改革进展还比较缓慢。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由过去渐进的先易后难的、局部的或增量的改革转向战略性的突破阶段。要重点突破制约经济战略性转型的关键环节,改革还将从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延伸。所以这不仅需要自上而下有力推进,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上面是我谈到的我们必须应对的挑战。

我们要抓住哪些机遇呢?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当前回归再工业化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大家知道,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由于金融泡沫的出现,给世界上了很好的一课,这个教训就是金融服务业不能够脱离实业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以后,就出现了重归经济实体和再工业化的趋势。再工业化不是回归传统的工业部门,而是通过政府扶持,实现传统产业在新技术基础上的复兴。我国既要增强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又要在新兴产业领域争取市场的空间,就需要我们着力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大力倡导开发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把发展绿色能源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走绿色复苏的道路。我看有很多网络上,把绿色复苏之路赋予了绿色新政的说法,也就掀起了发展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热潮。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西方发达国家首先确立了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发展中国家也应该紧随其后。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催生了重大的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增长模式,是摆脱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

第三,新兴市场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日益加大。目前新兴市场本身已经占有世界经济的40%的份额,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总体将持续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有望突破50%。所以在欧美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投资、贸易以及货币和金融合作将更加紧密,同时,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城镇化成为了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45.7%,今后一个时期,虽然城镇化的增速会趋于下降,但仍将保持每年提高0.1到1个百分点的增速。我国城镇化率可能在2013-2015年超过50%,城市社会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就为城乡结构的转换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转向进城农民工市民化。通过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来带动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的投资需求,以及城镇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消费需求。这将成为扩大内需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五,“走出去”战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立足扩大内需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未来将继续向内需和外需更加平衡的方向转型。在继续鼓励出口的同时,将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将更加重视走出去。我们看到,部分的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后已经开始走到国际收购兼并的前沿,而且已经开始转变为跨国公司。

综上所述,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增速总体来看将有所放缓,国际经济环境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由于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升,话语权的加强以及我们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这就使我们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将明显增强。推进新一轮的经济调整和转型,不仅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增强我国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也是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大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

我想就今天所讲的后危机时期的机遇和挑战这个话题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演讲的是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先生。下面用热烈掌声欢迎!

彭建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块来探讨宏观经济问题。我现在在国资委研究中心,国资委主要是研究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资监管等等问题。但是我们的前身,我过去是在国务院经贸办、国家经贸委,过去长期搞宏观经济运行,最早叫生产调度,后来叫经济运行,所以对宏观经济问题很有兴趣,所以这次会议邀请我一块跟大家探讨中国的投资环境与政策,委员高兴跟大家一块探讨,大家可能研究会更多,我只是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和大家一块来分享。大家为什么突然提出来中国投资环境问题,我估计跟最近西方媒体的炒作有关系,最近西方媒体一直在炒作中国的投资环境在恶化,过去刚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要招商引资,大量引进外资,那个时候我们的政策非常非常优惠。最近西方舆论对中国投资环境老在炒,说是投资环境恶化了。两个最突出的事件,一个是最近的谷歌事件,谷歌从内地迁到香港。第二个是力拓。我感觉西方找的这两个事件,要想炒作,说中国投资环境在恶化,但是这两个事件找得不好,是它们最没有道理的两个事件。谷歌,一个跨国公司,当然是很大的一个跨国公司,但是不管你跨国公司有多大,不管到哪个国家去,都得遵守当地国家的法令,这是肯定的。这次谷歌就明确表示,中国政府跟它反复谈过很多次,最后它明确表示,我就不接受你的审查,因为我们对它的一些关键词搜索,我们是要有审查的,中国对于新闻方面是有审查制度的,每个国家都有,不能是随便讲的,但是它现在明确表示不接受你的审查,不遵守你的制度,这样只能请你走。这是它没有道理。

相关专题:

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论坛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f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