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论坛18日实录 (2)
现在我们主要利用这笔外汇最大的用途是2万4千亿中,大概8、9千亿,我们回购了美国的国债,这笔钱为什么要买美国国债呢?外汇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的问题,为了保证安全性以及最好的流动性,当今国际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安全性相对来讲最好的资产是美国的国债市场,但是这里又隐含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虽然它的流动性好,市场规模大,但如果你买得过大了,就把你的流动性吃掉了,8千亿、9千亿,我们一个月有时候买1千亿,有时候买300亿,有时候卖,这个买和卖是不可能一个月之内,把我们的总量结构改变的。我记得3月份,我们卖出了140多亿美元的短期美国国债,这就引起全世界的注意了,说中国开始卖美国国债了,由于它的量决定了它的流动性很难在一碰到重要问题的时候,比如美元贬值问题,我们怎么应对,很难应对。
大家都知道,2005年7月21日我们国家第一次人民币一次性提升了2个百分点,这之后大概又历次调了五六十次,慢慢调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使人民币实际上对美元在两年多时间里,从8.3:1、8.27:1逐渐上升到目前的水平,6.83:1,也就是说人民币在两年到三年时间里,实际上对美元升值了21%。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反过来就意味着外汇资产中美元那一部分,实际上缩水了21%,将近2万亿,还不能按6.83算,当时是按8%来算,就是16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如果这个20%的缩水,应该是3万2千亿人民币灰飞烟灭,我们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巨大变化,因为它是在海外,资产损失在海外,实际上也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损失。当然了,你也可以算另外一笔账,随着人民币20%的升值,国内的这些资产相应对于美元来讲,当然没有兑换,但是相对于美元来讲,也升值了20%,国内的总盘子毕竟大过国外的盘子,所以有的人算帐就说升值还有好处,这是另外一种算法。
总的来讲,我们投美国国债,平均回报率一般是在3.6%-4%之间,这种回报不足以抵挡美元贬值和其他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带来的风险,虽然它是相对安全,比股市的股票一落千丈要安全得多,但是国际上金融计算是R=R,Risk=Return。低回报对应的是低风险,要高回报对应的是高风险,既然投了美国国债,风险虽然低了,但是回报也很低,我们对美元国债投的方向,开始是对的,随着量的增加,日本当然也很高了,现在7千多亿日元,这个问题就产生了一个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投资的方向是不是要选择考虑调整,当然了,这个调整也是很难。
国际上其他国家怎么办?对美国出超、对美顺差的不光是中国、日本、德国这些出口大国,这些国家也有很多出超。对美顺差的量更大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是中东的沙特,它们对美国就石油一项,就积累了几万亿的美元顺差,所以它们在全球来看,组成了一种主权财富基金,以国家的名义在海外投资,专门投资各种类型的资产,这种基金一个是量极大,第二是没有治理结构,百分之百是国家所有的,都是拿外汇的,说它们有三个“NO”,一个是不透明,第二个是没有财务,第三个是没有法人治理结构,这样的公司可以说是全世界量规模巨大,但是又无人控制的一个公司叫做SWF,从上个世纪的60年代起,逐渐形成了差不多主要的26个,最早的是新加坡的GIC,公司董事长从成立起到现在,一直是李光耀担当的,即使退了新加坡总理的位置,仍然是一直守着这个公司,因为这个公司最赚钱。新加坡淡马锡,严格角度来讲,它并不完全是属于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的GIC是典型的而且是运行比较好的主权财富基金,用了新加坡的外汇在海外做多种投资,其中还有特种投资部,现在变成特种投资公司。
另外最大的并不是GIC,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最多的阿布扎比投资公司,总量曾经到了8750亿美金。最近还出了一个问题,它的总经理在一个湖里淹死了,是不是背后有黑幕,他是阿布扎比国王的弟弟,这些主权财富基金的头儿都是全世界瞩目的人物,包括2007年9月30日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楼继伟先生,我相信全世界也都瞩目,所以他一般场合不会露面。全球主权财富基金领导人一般都是政府高官或者跟政府有很深的关系的个人,他们的财务管理和公开透明性、法人治理结构都是和一般公司不一样的,主要的功能就是充分利用各个国家积累的大量的海外外汇资产进行海外投资。中国的CIC是成立于2007年9月30日,经过半年多的酝酿,温总理在两会上正式讲,对海内外声称中国要认真管理自己的外汇,要做商业化运作,所以成立了这个公司,注册资金是2千亿美金,但是这个融资方式是不一样的,是跟其他的主权财富基金不太一样的,新加坡的GIC是直接从新加坡的中央银行,但是它们不叫中央银行,叫货币当局,从货币当局拨了一笔外汇转过去,在这个基础上做海外运营,而我们的中投的2千亿美金并不是直接从我们的外管局拨过去的,是经过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设计,一般人很难理解,我现在试着解释一下。
我们的外汇,第一步已经换成了人民币,在外管局那儿变成了国家的外汇以后,人民币在国内流通,这个也是很多人批评的,说这种方式使我们的中央银行缺乏了独立性,被动发行人民币,总量也是惊人的,因为我们算起来,2万4千亿的外汇,相当于16、17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的中央银行被动发行了16、17万亿人民币,如果乘上货币乘数5-6倍,真正在流通中的货币将会达到70-80万亿,这是国内的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包括楼市、股市疯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怎么来解除这个,同时把外汇用出去呢?我们设计了一个很奇妙的方式,就是由财政部发人民币特种国债,在2007年中投成立之前,分两批,由财政部发了一共1万5千5百亿人民币的特种国债,都是各个金融机构来认购的,没有给个人,可以算一下,刚好就是2千亿美金,这人民币拿到财政部手里之后,由财政部向中央人民银行外汇管理总局购买了2千亿美金,这是一个特殊安排。这种特殊安排的好处,一是由财政部,由国家为主体,拿到了2千亿美金,不是中央人民银行。
另外,在发行过程中吸收了国内的流动性,当时我还记得股市还有一些负面反应,当时在发人民币特种国债的时候,股市跌了一些。这种方法,如果全部这样做的话,可以想像到我们外汇的被动发行的那一部分人民币等于做了小型的对冲,收到中投公司,又到海外去投资了,这个路子是对的,这是一种特殊安排,我觉得也是符合中国前一段的外汇管制状态下的一种安排。这2千亿用在什么地方呢?理论上讲是不能再回用到国内,但是中间有一笔钱,大概670亿美金,用于收购了汇金公司,就是因为要改正过去的直接做法,汇金现在也有叫做中央汇金的,这家公司比中投成立早几年,是中国人民银行下面成立的,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股本金注资方式解决国内国有银行上市前的股本金缺位的问题。我们知道大的已经商业化的国家银行,像中国银行、建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等,相继都上市了,很多在海外上市,根据上市要求,必须得有股本金,根据国际间的银行的管理所谓《巴塞尔协议》,要有一个资本充足率,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也就是说一个银行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不能吸存,自己的本金和吸存的规模之间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这叫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协议》规定一级资本充足率应该在8%,二级是12%,这个意思就是说,你有8块钱能够吸100块钱的储蓄,超过100块钱,储户的风险就大了,出现挤兑问题你偿付不起,全世界现在最大的商业银行是工商银行,当时的情况是没有股本金的概念,当时我记得工商银行的规模,储蓄率已经到了5万5千亿人民币,按照8%的规定,起码应该有4千亿人民币的股本金,才能吸存5万5千亿。这4千亿股本金怎么来呢?凭空而来?不可能。所以由中国人民银行汇金公司对它注资,后来财政部也跟它一半一半,最早是中央银行,当时大概是2万多亿存款,要注入股本金,也应该是在300亿美金左右,应该在2千亿人民币左右,这笔钱,汇金拿当时在中国人民银行手中的外汇百分之百注资300亿美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股本金的资本充足率满足《巴塞尔协议》的商业银行的雏形。在这个基础上,再吸引外国所谓的战略伙伴溢价,中国银行就请了苏格兰皇家银行投资的一个团队,有李嘉诚的钱、美林的钱,3家一共进了31亿美金,占了30%,也就是说当时中国银行的股本金由200多亿增长到300多亿,引进了1家战略伙伴。在这个基础之上,第三步在海外和国内同时上市,资本金上市以后,又翻了几倍,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的前三位的商业银行。
这种注资使得汇金一下膨胀为中国金融的国资委,它是一个金融控股公司,本身没有投资功能,汇金又相继控了所有的6家中国的大型国有银行,而且还派了董事会成员。这个公司由中投买了下来,花了大概670亿美金,这是世界最值钱的一个买卖,现在大概有10几万亿金融资产的汇金公司,又通过它的建银现在叫做中投证券,又买了中国的六大证券公司。下一步再控股了国开行,又控股了两家大的保险公司,成了一个巨无霸。这是中投,这种特殊的安排,使得国内国外都通吃了。但是我也客观讲一下,中投在海外的投资并不理想,第一个投资买的是黑石,黑石上市之前,中投反过来用国外对我们银行的方式,做战略伙伴,进了世界上当初利润增长最快的但是并不是最大的直接投资基金,所谓PE,就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黑石,占了10%以下的股权,这样就不会通过美国国会,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没想到黑石上市之后股价连跌,一大半都没了,30亿美金,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就没了。第二个投资是投摩根士丹利,世界最老牌、最有影响力的投资银行,50亿美金进去之后,摩根士丹利的股价在金融危机中损失过半。第三个是间接通过国开行入主了英国的巴克莱银行,300多亿港币的投资也损失了很多。但是现在总的来讲,又回来了,随着金融危机的好转,全世界经济的复苏,海外投资还艰难地慢慢又走回来了。最惨的就是阿布扎比投资局,8000多亿,在金融危机中损失了三分之一,几千亿美金灰飞烟灭了,跟它的总经理掉在湖里淹死,中间是否有什么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最瞩目的用好海外资产的形式,可以归纳为GO GLOBAL,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有人简单地算过一笔账,海外资产2万4千亿,8千亿买了美国国债,占了三分之一,8千亿是要用作国际贸易的清算和结算,稳定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的一笔钱,剩下的是8千亿,是第三个8千亿。这笔钱应该是我们想办法把它用好的一个规模,规模巨大,这个我们现在就概括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个可以发挥作用的规模。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包含了很多技术上的做法,今天我不可能讲,时间太短了,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新闻界比较看好的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李书福,一个民营的企业家,生产中国牌的吉利汽车,现在不仅造了豪华牌的吉利,我在街上看了一次,当时我不知道是个吉利的车,我也弄不清楚这个牌子,我说这个车挺像样,我就追,总算追上了,看到前面仍然不认识,前面侧面都看了,挺像样的一个车,后来才回想起来是李书福的“富豪”车,很不简单。他现在一口蛇吞象,吞下了老牌的沃尔沃汽车,以后叫做吉利-沃尔沃了。
这是收购兼并,这个案例在技术层面上来讲,有很多种,比如杠杆收购,比如它一方面融资,还有LBO,很多国际上包括黑石以及很有名的投资银行和高盛常用的一种做法,在银行里借一笔钱,银行贷款利率如果低于它的收购预期回报,这笔交易就可以做得成,当然风险也很高。这个不细讲了。通过收购兼并可以达到,第一,迅速占有品牌的优势,因为吉利在国内有名,在国际上没听说过。它想在国际上做强做大,第一是占品牌,通过并购的方式可以迅速得到对方的品牌。比如说我曾经在巴林银行做过,巴林银行的品牌是最老牌的投资银行,到1995年的时候是233年,结果一个业务员在一个星期之内损了14亿美金,使得一个老牌的巴林银行垮了,这个品牌还有用,就被ING买下来,先把14亿的洞填平,用1英镑买下巴林银行,又补了8亿美金的股本金,使这个银行重新运营起来,当时我正好在巴林银行工作。这个品牌在巴林银行出事之前,ING在1994年的时候就准备了40亿美金收购巴林银行,但是巴林银行还不干,这个钱都是为了买巴林银行的品牌的,这个银行人并不多,3000多人,但是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很大。在海外收购的第二个作用,就迅速地扩大自己的市场营销,通过自己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在海外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法律的、地方上的、政府的等等办法,都是很难进的,中海油在美国收购一个小的金矿,美国国会不干,你就进不去。用并购的方式可以迅速发展自己的营销队伍和市场份额。第三个就是市场份额。比如联想收购了IBM手提电脑部门,市场份额一下子就迅速跃升到全世界前列。
相关专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