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冯云国:中国艺术品市场回调概率小

2011年02月13日 10:34
来源:投资者报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冯云国:中国艺术品市场回调概率小

特约撰稿人  冯云国

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单纯从数字上看,确实有令市场为之振奋的一面。但是,我们今天不关注单件作品过亿元的数量,也不关注单件作品的成交纪录。我们来关注两个数字:一个是573亿元。全年拍卖总成交额由2009年的22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73亿元,增长了154%;另一个是1000万元。

2010年秋拍,有一个朋友兴致勃勃地准备了1000万元,打算到拍卖会上买一件齐白石作品,结果一次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价格一下子就冲过了1000万元大关,朋友只好望画兴叹:“1000万元买不到好作品了!”

573亿元,反映出市场总量问题;1000万元,反映出价格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市场总量扩容与价格上扬存在什么关系。

2010年总成交额增长154%,而上拍藏品数量由2009年的239215件涨到2010年的421961件,增长了76.4%,总成交额增长幅度超出上拍件数增长幅度的一半。可见,总成交额扩大至少有一半是价格上扬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印证了艺术品资产价格在大幅上扬的事实,也就是说,2009年500万元可以买到的藏品,2010年需要付出1000万元的成本。

需求旺盛引发价格高涨

从根本上说,2010年中国艺术品行情高涨,仍然是中国艺术品价值继续释放的结果。很难想象,在一个经济实力弱小、富裕阶层为数稀少的国度,艺术品能够卖出天价。

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两个直接后果,一是造就了一大批经济实力雄厚的富豪阶层,二是提高了中国文化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精神层面的需求与文化的认同感长期相互影响,犹如火山喷发前的酝酿,为艺术品价格井喷积蓄力量。2010年正好酝酿到喷发的时点。通胀压力、楼市严控以及股市不稳,三个因素共同催生了2010年的市场行情。

投资人从来没有遇上过这样的行情,无法判断是幸福的降临,还是危机的前兆。因为无法解释当下的行情,所以,伴随而来的只有对市场的恐惧,甚至是怀疑。恐惧来自对市场现在与过去的比较,是对2003年以来一路高涨、一涨再涨的担忧。许多人不相信市场还会将高增速持续下去。“泡沫论”再次被提起,2010年高涨行情是不是吹起来的,是不是炒作的结果,会不会是一个泡沫?

当艺术品被当作一种投资品看待后,讨论艺术品的价值意义并不大,因为艺术品的价格与价值并无直接关系。艺术品价格由拍卖竞价形成。拍卖竞价机制造成了众多的人去抢购一件藏品的局面,而只要存在两个人同时看上一件藏品,价格在竞争中就抬上去了。如果有人在场下做托竞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成交价格就有炒作的成分。所有对艺术品价格泡沫、虚高的质疑都是来自于此。

其实,对艺术品市场泡沫的质疑由来已久,早在前几年这个声音就已经存在了。但市场越发展,越活跃,似乎问题就越多,越解释不清楚。

几年来“泡沫论”没有停止过,但认为艺术品价格被吹起来,是炒作的结果,这个看法是片面的。如果买方没有意愿、没有实力购买,拍卖公司给拍品定价再高,也不会有成交。过去几年,中国艺术品价格高涨,不是拍卖公司定价抬上去,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对艺术品需求旺盛的缘故。

通胀预期带动市场需求

2011年,中国艺术品投资面临以下环境:宏观向好趋势不变。

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消费需求仍然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未来五年,中国人均GDP预计达到5500~6000美元,中国艺术品消费和投资基础得到夯实。

二是调整经济结构,其中一点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从经济结构调整来看,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需要,将获得更多的关注。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品的价值将伴随中国文化影响力在全球的不断扩大,得到进一步释放。

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未来几年,中国有可能进入滞胀期。富裕阶层为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需要寻找抗通胀的资产或投资品,艺术品正是抗通胀的好工具。可以预见,在通胀预期下,艺术品投资需求强劲。

资金需要寻找出路。楼市和股市是重要的投资渠道。房价过快过高上升得到控制,调控措施的结果是限制部分资金进入,富余资金需要寻求出路。股市是吸纳资金的池子,但目前表现不稳定。艺术品市场目前规模还不大,适合吸收资金,符合中国现状。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将继续成为吸收资金的小洼地。

兔年回调可能性不大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回调的可能性不大。其原因是中国豪富阶层人数在稳定增长,根据胡润财富报告,中国千万富豪人数达到了87.5万人。

艺术品市场从来都是富豪的专属。顶级富豪阶层的财富实力是艺术品拍卖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富豪阶层同时也是社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富豪人数规模庞大,相对稳定,并且每年均有增长,这是投资人看好艺术品市场的判断依据。也就是说,完全不用担心未来退出的问题。

2011年,艺术品投资基金预计将获得实质性进展。尽管艺术品投资基金在中国已经期待已久,也有一些机构做出过尝试,但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投资成本更加昂贵的时期,超级富豪毕竟有限,市场中存在很多具有一定资金实力,但又不足以自行投资的人,具备集合投资功能的基金将为这些人开辟一个分享市场的机会。2010年高涨的市场行情为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投资基金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hezl] 标签:兔年 股市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