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上午高峰论坛(10)
陈友忠:
谢谢陈总的一个意见分享,我想这里面是带出了一个题目,就是说一个公司上市之后,整个创业者有一个更好的一个资源的平台可以去发挥更进一步整个事业的理想,包括向新东方从一个出国留学考试英语的一个培训,一路走到青少年,走到少儿的教育,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里代表我想IPU本身,就像英语讲的本身是一个里程碑然后是一个创业的里程碑,是一个投资者的里程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但是我想那个并不是重点,尤其对创业者是很清楚的,就是有序经营,把原来的创业理想加上已经上市的这个平台,各方面的资源,扩大这个盘子,扩大这个影响力,我想这个是考虑的一点,我想对投资者也是一样的,投资者上市那一点可能不见得是一个退出的最好时机,因为公司的估价可能是在上市之后,会有更好的一个提升,我想这个也是从投资者的观点上市也不是一个(英文)。
这边可能再下来谈到,另外一个问题是说,在这些上市的地点的选择,尤其最近创业板整个上来对投资者,对创业者来讲,可能不见得要大家全部往纳斯达克跑,可能在世界各地也有其他不错的一个上市的地点,刚刚提到你们的项目是16各个地的证券市场,我想有很多的选择那当然创业板这里,可能对本土的内资的投资项目,可能是麻烦比较少的,比较自然,PE也很高这样的不错的选择,我想针对这个问题有感这个板块的选择,为什么考虑哪一个项目,应该是到纽约去,哪一个项目应该是到香港,哪个项目到欧洲,还是说在本土的创业板上市,看看这三个位专家有没有什么看法?
施安平:
谢谢陈总,这个问题我觉得提得非常好,也是我们企业家或者说创业者到了IPU的前期,一定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确确实实在我们现实的这种IPU的过程中,同样一个企业如果去不同的资本市场,他的表现一定是不一样的,那结合我们创业投的时间,因为我们现在在全球几乎所有主流的资本市场,我们都去过了,都实现了IPU,因此对全球这16个主流的资本市场我们都有切身的体会,他们实际上每一个资本市场都有自己的偏好,他的投资人,他的证券的这种版块的设立,他的基金的偏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讲,到底到哪个资本市场上去IPU最合适,这个我觉得一定要认真的考虑,我这里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代表我们中国本土的企业开辟了韩国(口斯达克)这个市场,这个市场大家知道我们韩国(口斯达克)是模仿美国纳斯达克的一个创业板市场,在我们被投资企业,深圳有一家企业叫三诺电子,在这家企业到(口斯达克)上市之前,(口斯达克)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只接受韩国本土企业,不接受外国企业,那我们投资了深圳这家三诺电子这个企业呢,它是做什么呢?做消费类电子的,我们投资这个企业以后,我们就在思考,这家企业到哪个资本市场去他的价值才能最大化,这是我们一个核心的增值服务内容,因为企业家自己不懂,对很多企业家来讲它是第一次上市,它没有经验,这就是我们做VC的人,做投资的人,一定要做的钱背后的增值服务,当然很多企业家也会讲我有保荐人,我有律师,有中介机构,他们都可以给我想办法设计方案,我这里要提醒大家不管是保荐人,还是中介机构,他们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他们的目标是挣中介费,因此我这里不是贬低这个投行的业务,我是在想毕竟屁股决定脑袋,他坐在中介人的角度,他一定考虑的首先是保荐业务,我们的中介费利益最大,而VC投资者自己的利益和企业家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因此有经验的或者知名的投资机构,做的这种设计,做的这种推荐,一定是站在企业家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供你选择的方案,这一点我觉得企业家一定要注意,那就三诺电子这一个项目来说,我们当时有很多种选择,比如在香港,在纳斯达克都可以上,而且香港纳斯达克承诺的时间非常短,他们前面的投行都已经做了很多业务,就是说你到我纳斯达克非常顺利,到香港非常快,大概一两个月,两三个月就能做完的事情,可是我们反对,我们认为这样一个消费类电子,如果到纳斯达克到香港去可能不被基金追捧,可能你的估值不能最大化,大家知道全世界消费类电子,目前领军的是韩国,他已经压住了日本,三星电子全世界最大的消费类电子,因此在韩国资本市场,他有一个倾向他们偏好消费类电子这样的企业,他的估值就给的高,他的基金他的股民都愿意炒这样的股票,尽管当时三诺电子要到韩国去有重重困难,当时在座的我们都是在一起,就为这个项目做了很多努力,我们大概花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双方和韩国政府和韩国(口斯达克)交易所,和韩国甚至主管金融这方面的大臣进行交流,互访了若干此,终于说服韩国政府,韩国交易所对海外企业到韩国上市打开了一善门,我们代表中国,也代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第一家企业,到韩国去上市,果不其然,三诺电子在韩国(口斯达克)上市,创造了世界资本市场IPU的一个奇迹,一个神话,连续11天从挂牌第一天开始连续11天涨停就没有打开,所以我从这个例子就说明,选择不同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意义非常重大,比如说你是房地产企业,那你可能到香港是受追捧的,香港就是弹丸之地,他对房地产非常敏感,你如果是这类企业,到香港资本市场我觉得非常合适,你如果是互联网,新经济、新概念,那你到纳斯达克可能受追捧,你如果是环保企业,我们代表中国第一家企业在德国法兰克福主办上市的叫(分权环保)就是做环保的企业,它本身也是到纳斯达克的,后来我们硬让它到德国法兰克福,为什么?德国是全世界最注重环保的国家,那个地方对环保企业的估值一定是最高的,所以这里面作为一个合格的,或者知名的投资机构,它背后的这种为企业的服务,才能彰显出它自身的价值,这就是我刚才提出来的,我们永远不去比钱,比的是谁服务好?
陈友忠:
谢谢施总,我想接着施总亲身的体验,我想做一个投资公司,能够把公司带上市,尤其是在上市地点的选择上,有一些比较正确的建议,我信这个很难得的,我们导师有一个失败的体验,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中国无限增值这个领域是投了很多项目,包括纳斯达克这些东西上市都做的也还好,但是有一个项目后来感觉日本的东京,第三板应该是不错的,因为东京日本市场对无限增值这种整个生态圈是非常熟悉,但是那个项目在上市的过程就很不顺,然后一直到2006年6月,整个中国行业监管一下来,整个就跨下去了,因为日本人对这种模式,对中国的这种年度的认知,潜进去的认知以后,马上拿出来用这些很多东西很不习惯,所以这里面我想可能也有一些失败的经验,不知道两位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可能就简短一点,然后我们可以开放这个平台。
徐鸿川:
我就简单这么说一说,刚好一个月前,我们有一家公司已经正式准备到纳斯达克上市,就一个月前就收到老总的短讯,他说你找一个律师楼帮我们现在海外结构改为国内结构吧,他说你看那个市值率多高,你到哪个市场去才能够找得到,当初说实在我们也挺为难的,因为这是一个互联网,同时他在国内现在用互联网也用一亿多,那时候我就直接跟他见面我就说你要看一个东西,今天在深圳这个创业板上市公司里头,有哪一家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就是这个市场的性质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在国内的话,相对来说国内的股民也好,基金业好,就是施总所说的,有些偏好,他可能就是说首先看你公司有没有资产?看你现金流是怎么样?后来就跟CEO就是说,其实你必须要抓清楚就是说你有没有那种听众,你跟他说了,因为你路演的时候,你并不是有三个小时,可以慢慢去解释,你公司是做一些什么的,你必须就是要那种听众投行,所以说你就是到纳斯达克的话,基本上也就是这4、5个分析师你一定要跟他们见面的,这分析师的话,虽然你是中国公司,虽然在美国完全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你在中国的话,你有一亿多的用户,你在美国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可是如果你能够在很短他们是一个很好的关,听众他们也理解这个行业,所以就是说他也见了几个,就发现这果然是不同,你只要跟他说几句,这是新的模式,可是你跟他说了半个小时后,他们就抓到了,原来你的重点是这样的,那么应该是这么来去评估你公司,你市值力可能是20、30倍左右,就是说这个是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如果你选错了市场,真的是你花了三天时间,去跟这个分析师说的话,他们也未必听得懂,他听不懂的时候,其他股民的话,也没有办法去接受这方面的讯息,到时候你的公司的评估的市值力相对比较弱了,那我长话短说。
陈友忠:
我们可以延长十分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我们现在就开放这个平台吧,看看各位有什么问题,这位先生。
提问:
各位好,我是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的记者,我是想请教一个问题,创业板开始以后,各位老总所说的创投机构,投资的方向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新的动向比较看中的是哪些行业?主要就是这个问题。
程厚博:
实际上我刚才发言已经把这个问题回答了,就是我们投资的时候,不是完全瞄着创业板的,我们投资是坚持选有价值的企业,跟成长性的企业,当然我们心里头也是在想着创业板,还有想着中小板对我投资来讲可能不会有太多改变。
施安平:
我非常您的意见,其实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机构,他并不因为突然多了一个IPU的去处,就改变自己的原则,或者国家自己的战略,这个我觉得从投资的价值角度来看,我们永远是把自认为有价值的企业,培养这样的企业成长作为自己的一个责任,其实要说投资我们要选择有没有目标,或者有没有一个标准?有,我曾经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过,具体在我们判断具体项目的时候,可能有很多因素要考虑,因为有的人说投资既是一个科学又是一个艺术,这里面确实很复杂的一个系统,但是要简短地说,简略地说就一个标准高成长,他是一个精标准,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变,任何行业都不会变,那对创新投来讲,我刚才说了,除了房地产不投,国家法律违法的事不干,只要你是高成长我都投,对于创业板来讲我们呼了10年,创新投诞生之日,就是希望陪伴中国创业板的诞生,但是经过十年我们的成长我们自己感觉到,我们可能摸索了一条我们自己认为在中国有特色的创业投资的路,我们现在尽管是本土机构,主要在中国本土投资,但我们的退出渠道是全球的,刚才我已经说了,我们16个市场,我们一定根据你这个企业自身的具体的情况来为你设计,到底在哪个资本市场更好,当然创业板确确实实退出以后,调动了很多VC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调动了中小创业者,中小企业上市的积极性,我认为中国创业板的推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对风险投资的行业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毕竟多了一个渠道,而且为很多中小企业降低了门槛,这是一个好事,我们肯定会在这个方向上去做努力,但是大的原则我们不会变。
相关专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