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要素价格行政定价阻碍增长方式转型
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目前中国一些重要的政策急需调整,比如要素定价政策,以及汇率政策。
在昨日举行的“上海论坛2008”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政策调整的方向就是市场化。他表示,目前,商品价格的形成已经比较市场化,但是在要素价格上,还是行政定价占主导。政府对要素的价格政策,扭曲了各种要素的价格,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转变。
关于汇率政策,吴敬琏表示,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是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出口导向模式导致一些严重问题以后,总结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训。虽然从2005年的7月以后,中国扩大了外汇、汇率浮动的幅度,但是现在仍然面临着很严重的问题,政策的出台面临一些两难选择。这需要经济学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共同研究,寻找一个妥善的处理办法。
吴敬琏表示,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在已经步入人均收入2000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原来由要素投入和出口需求驱动的增长方式,曾经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经济超常高速增长。但是近年来一些问题逐步显现,这就需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转型。
但是,吴敬琏表示,转型的进程表现得很缓慢。从出口导向政策的调整来看,由于它导致的问题表现得比较晚,是最近几年才表现出来的,因此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够及时。政府早在1995年就已正式提出要素投入驱动这种增长模式的转型,但效果并不明显。
吴敬琏表示,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体制上的障碍。与政策调整方向一样,必须推进改革,以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他表示,推进改革开放还有一些任务需要完成,比如说,市场经济制度很多重要的架构,以及这个大系统的很多重要的子系统,现在实际上没有建立。“譬如说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的改革还遗留了很多问题没有完成。金融体系遗留的问题可能更多。还有政府,政府的工作怎么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转变,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
胥会云
编辑:
b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