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政企分开
权利和商业利益碰触,必然发生化学反应,腐败则是其必然产物。全国违法占用的耕地有一半以上的面积落入公路和铁路手中。而在高铁领域,仅京沪高铁就被查出违规招投标近50亿元。政企分开是阻断权利和商业利益相碰触的有效手段,而混淆政企分开与政府关系,则是诸多权利寻租者的有力借口。如此障眼法,何时休…[详细][评论]
1企业和政府保持怎样的关系才算良好?
媒体评论:政府和企业要做好“警民关系”
有人形象地形容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就像“交警与司机”:政府致力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只需要告诉企业什么不可以做,在此
范围之内企业拥有经营活动的全权,政府不进行干涉。[详细]
————证券日报
专家解惑:企业家必须搞好和政府的关系 这在中国尤其重要
中国关系很重要,在中国我们管制的人员更强,更远,更深,企业家跟官员的关系比美国都重要,在意大利、法国、英国、在美国是不是要花很
多的时间来建立关系网,那肯定是的,这非常关键。在中国关系很重要,实际在人类学上,人类学相当强调研究关系,研究社会不同的群体他们互相之间怎么建立信任。在经济理
论上,张维迎做了很多的研究,尤其在美国发现“老虎经理”他们怎么建立一个关系呢?每年都到一个地方让这些人互相爬山,互相让大家捆绑在一起,让他们关系近到每个人的
生命都关系到其他人。 [详细
]
————陈志武,知名经济学家
专家解惑:让政府积极推动自身发展也是企业的一个职能
我们看一下世界各地各个类型的公司,比如说软件企业,其实世界上很多的行业,人们一开始并没有和政府建立关系,但是他们也发现了,必须
要和政府建立关系,政府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推动方,也是一个纳税人,就像Cynthia Carroll刚才所提到的,在过去你可以振兴一些正常的业务,比如说和既定的利益相关方道教
导就可以了,这样你可以在不同的将自己的人员进行分区,和不同的人进行打交道。就像在这样的论坛上,你会有不同的会议,会有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参与进来。我们也认识
到,正是不同的利益集思广益才能够推动发展。[详细]
————哈佛教授Tarun Khanna
2政企不分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媒体评论:垄断暴利通常缘于政企不分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政企不分的行政垄断,导致的成本和浪费无疑最大的。国内的自来水、电信、石油等,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详细]
————证券时报
媒体评论:政府办企业是一种典型的政企不分
政企不分甚至政府直接办企业,既可能腐蚀权力,也建不成真正的市场经济。党政机关自何时开始大规模兴办企业,到底办了多少,恐怕难以统
计说清。[详细]
————长江商报
媒体评论:地方保护主义也是一种政企不分 应当警惕
我们也应当警惕另一种政企不分,即地方保护主义。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当下,这种形式的政企不分尤须警惕,虽然它经常不以“政企不分”的
名称出现。[详细]
————长江商报
媒体评论:老板当官须防新"政企不分"
交一定数额的税,就可以当上一定级别的官。稍微有些历史知识的人,都不免会将其与“买官卖官”联系起来。在古代,买官卖官还有一个专门
的术语,叫做“捐纳”,是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重要表现。
[详细]
————广州日报
3为什么总强调政企分开?
专家解惑:政企不分开 什么改革都是浮云
没有政企分开,其他什么改革都无法推进,什么模式都无从谈起。最近,随着刘志军因为腐败问题接受调查,关于铁路体制改革的话题再次升温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刘志军就任部长之后搁置了铁路改革议程,刘志军的去职应该是铁路改革的新契机。不过,如果对铁路改革的复杂性缺乏应有认识、对铁路改革的思路缺乏
深入讨论、对铁路改革的推进缺乏坚强魄力,铁道部的人事更迭并不一定导致铁路体制的实质性改革。最重要的是,不管哪种模式,都必须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政企分开,引入
竞争,开放投资,放松管制。在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陷于具体模式选择之争,只要遵循上述原则迈出第一步,改革进程就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自身规律进行下去。政府需要做
的是在基本监管上下功夫,如保障互联互通,保障运输安全,管制垄断性价格,等等。[详细]
————张文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
专家解惑:政企分开才可避免腐败
我觉得这个问题过去也很多人谈过,但是始终没有能够做一些革命性的改变,现在再度的提出来,可能也跟人事上的移动有点关系,但是提出政
企分开之后,我也注意到有很多人是反对的,甚至于包括学术地位很高的我注意到国家级的院士也反对的一个声音。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一谈。我是坚决主张政企分开的,
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政跟企是两种不同的角色定位,你是政,你就负责政策的决定跟执行,很简单。你是企,你就是去掌权,利益划算、经营的良好、效率。所以这两个应该是
河水不犯井水,泾渭分明的。事实上也不是我的主张,很多人包括邓小平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在政治改革的理念中有两大条,一条是党政分开,一条就是政企分开。其实大家的看法
都基本上差不多。为什么要强烈反对混一道,像你刚才讲了一个例子,就是腐败的问题。一个行政部门有那么大的权利,拥有那么多资源,而这里又有这么大的利益,这个权利跟
利益碰在一起不产生化学作用我觉得是天底下怪事,所以就必须要给它分开。是这个意思。[详细]
————石齐平,凤凰卫视首席评论员
-
4政企分开不彻底会带来哪些问题?
他山之石:政企不分成绊脚石 日航申请破产给中国敲响警钟
我们很容易在日航身上看到很多中国国企的影子:政企不分、负担沉重以及改革乏力等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日航的破产申请无疑给中
国敲响了警钟。自从美国雷曼兄弟轰然倒掉之后,人们对企业神话的破灭似乎有了心理准备。然而,当日本航空公司及其旗下两个子公司19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时,世界感到的还
是震惊。日航和旗下公司共负债2.32万亿日元(256.5亿美元),这是日本历史上除去金融业外最大的破产案。作为全球第三、日本第一的航空公司,日航曾被很多日本人看作是日本
战后繁荣的象征。[详细]
———广州日报
媒体评论:政企分开不彻底会导致两个后果
政企分开不彻底,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服务型政府难以建立;二是在政府羽翼下的国有企业危机意识不足、竞争力弱、发
展较慢。实行彻底的政企分开,正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关键。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是政府的“亲生儿子”,也几乎是惟一的“孩子”,为税收、就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
献。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家庭成员多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它们都在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贡献。因此,政府必须转变观念,不再将国有企业视为惟一的“
亲生儿子”,要有魄力割断与国有企业的资本脐带,放弃“亲生儿子”。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不再有利益牵绊,才能真正做到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才能真正变身为服务型
政府;国有企业才能不再有依赖心理,才能形成危机感和紧迫感,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是政府的“亲生儿子”,也几乎是惟一的“孩子”
,为税收、就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家庭成员多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它们都在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贡献。因此,政府必须
转变观念,不再将国有企业视为惟一的“亲生儿子”,要有魄力割断与国有企业的资本脐带,放弃“亲生儿子”。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不再有利益牵绊,才能真正做到对所有的“
孩子”一视同仁,才能真正变身为服务型政府。[详细]
——东方早报
5加快垄断行业的政企分开应该从何入手?
专家解惑:须引入市场竞争打破行政隶属关系
前面提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放权让利的改革、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反垄断改革,我也比较赞同这种划分。我认为第二阶段和第
一阶段相比,最有实质性的进展,是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框架的转变。1994年之前,国企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没有解决,政府依然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企业,分权只是使原来
的“条条为主”变为“块块为主”,财政分配上,依旧是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收入。怎么让企业真正活起来?需要在市场中竞争。而实际上在此阶段,所谓公平竞争的“同一起
跑线”始终没有真正划出来。小平同志南巡之后,首先在大的目标模式上明确了要搞市场经济,成为一个历史性突破,后来又有肯下决心的朱基,推行1994年的财税配套改革,这
对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具有历史意义。实现的突破是所有企业不分大小,不论行政级别,在税法面前一律平等,该缴国税的缴国税,该缴地方税的缴地方税,税后利润按产权规范自
主分配。[详细]
————贾康,财科所所长
专家解惑:三方面入手加快垄断行业的政企分开
中国垄断行业改革,难就难在政企不分。今后,要破除行政垄断,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必须加快推进垄断行业的政企分开,尽快划清政府
与企业的边界。垄断行业要实行政企分开,首先必须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其次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建立相应的“改革协调机制”;第三,应尽快实现国有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就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而言,重点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应定位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当前尤其要强化政府的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应该明确,今后政府不应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不应包办企业的决策,不应代替企业招商引资。[详细]
————常修泽,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
6十二五该如何调整国企和政府的关系?
媒体评论:十二五期间政府国企利益关系面临调整
政府与国企之间,是本算不清的账。“十二五”时期,改革进入新阶段。今后十年,是中国仍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不能冲破“中
等收入国家陷阱”,能不能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利益分配与利益格局能否调整到位至关重要。如果说,在国企困难的那些日子,因为改革重组,无法上缴红利还说得
过去。1994年国务院决定允许国企保留税后利润,虽然国企集团公司的母公司一般都从子公司收取分红,但并不需要交给它的股东——政府。如今形势大为不同,许多国企盈利能
力已超市场平均水平。2010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以2007年为例,非金融类国有企业总利润占到GDP的7%,相当于当年中国资本形成的1/6。如果
将其全部纳入预算,当年政府财政收入将会增加1/3。更重要的命题是:在经济增长顺周期下,大量国企利润不分红,花掉了,一旦经济增长进入逆周期,亏损最后仍需国家和社会
买单。[详细]
————财经国家周刊
部委答疑:国企和政府的关系已彻底改变
目前我们正处在以国有大企业改革为中心的阶段上,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找到国有大企业与市场经济最终融合的方式。我们判断,依托资
本市场实行公众公司改革、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是未来国有大企业和市场经济最终结合的具体形式。围绕这一关键环节,还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比如:第一
,进一步收缩战线,集中资源于重要的行业和关键领域。第二,进一步推动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现在我们所推动的董事会制度。第四,进一
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系统,保证透明度,更有效、更科学地考核和评价。第五,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改革,使内部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减轻国有企业的各种负担。所以
,国有企业改革还远远没有结束,任务量还是非常大的。[详细]
————邵宁,国资委副主任
-
问题1
企业和政府保持怎样的关系才算良好?
-
问题2
政企不分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
问题3
为什么总强调政企分开?
-
问题4
政企分开不彻底会带来哪些问题?
-
问题5
加快垄断行业的政企分开应该从何入手?
-
问题6
十二五该如何调整国企和政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