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凤凰网财经首页 | 相关报道 | 分析评论 | 独家报道 | 网友评论 | 更多专题

正在加载中...
  • 商务部:用甲醛保鲜食品将严查
  • 甲醛白菜行销多省 商贩称已沿用三四年
  • 山东部分菜农用"敌敌畏"储存生姜
  • 江西赣州猪耳确为人造 成份为明胶和油酸钠
  • 红烧肉含违规添加剂 堪比罂粟让人上瘾
  • "掷出窗外网"走红 《甩毒歌》唱食品安全
简介

“甲醛白菜”、“人造猪耳朵”、“致癌酱油”,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触发消费者的敏感线,民众似乎已愈加麻木不堪。政府屡屡强调严厉打击,但却按下葫芦浮起瓢,食品安全到底如何整治? [网友评论]

广东威极用致癌工业盐水酿万箱酱油

    据媒体报道,佛山高明区某大型调味公司为节约成本,购置760吨工业盐水制造上万箱酱油。根据爆料,涉案公司是一个年产8万多箱酱油的调味公司,该公司已购进代号为“四油”的工业盐水760多吨。[详细]

威极调味产万箱致癌酱油 海天否认与其有染

    随着事件的发展,各种以海天味业荣誉出品的“威极生抽”“威极陈醋”包装被网友翻出,证据确凿指出海天和威极密不可分。海天调味相关负责人对凤凰财经表示,威极调味并非传言是海天的子公司。[详细]

凤凰调查

  • 1.您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看法(此问必选)
  • 2.您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此问必选)
  • 3.您认为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此问必选)

相关专题

问题明胶冲击波

问题明胶冲击波

2012皮鞋很忙,想吃果冻了,舔一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一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一下皮鞋。

来伊份卷入毒蜜饯风波

来伊份卷入毒蜜饯风波

蜜饯厂制作过程违规严重,产品添加剂使用超标、原材料长蛆等问题受关注。

全民大讨论:关注食品安全_财经_凤凰网

近期涉“毒”产品

江西公布人造猪耳检测结果 成分为明胶和油酸钠(图)

江西公布人造猪耳检测结果 成分为明胶和油酸钠

经江西省相关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和有关专家鉴定,由赣州市日前查获送检的非法加工卤猪耳朵为假猪耳朵,主要成分为明胶和油酸钠。其中,油酸钠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和新资源食品,属不得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

  • 图片名称
  • 图片名称
  • 图片名称
  • 图片名称
  • 图片名称
  • 图片名称

Pk:食品安全主要是监管者的问题还是生产者的问题

正方

大盖帽
监管者

代表观点

安全问题根在监管

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在中国如此严重,其症结是食品监督部门出问题了。【详细】

观点1众多监管部门在职责上存在重叠交叉,造成监管责任不清。结果是多顶“大檐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

观点1管好监管者,是强调制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希望用道德的血液来冲淡瘦肉精的毒素只是一种奢想。

反方

双汇
生产者

代表观点

企业是第一责任人

生产企业是保障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保证安全是食品生产经营者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详细】

观点1强化企业主体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核心所在,是维护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观点2检视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难发现,个别生产经营者之所以罔顾法律,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于其完全没有了敬畏之心。

网友声音

河北省石家庄市网友 zhbw

不是管不了是根本不管,市场、市面上基本上看不到监管的,看到的都是收费的。[详细]

河北省承德市网友 doyaf

这几年食品卫生监管改来改去,越改越乱,最后到底归谁负责都搞不清楚了。[详细]

海南省海口市网友 zhangjiahui

道德教育, 要抓幼儿园小学中学,还要抓成人,社会教育,要建立普世的价值观。否则,二十年之后,还是要哀叹这些社会问题。[详细]

四川省成都市网友 大梁子

这不是道德问题,是监管的责任。人性本来就有惰性的,没有好的监管,那个不希望利润越高越号,成本越低越好。[详细]

 

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化学火锅底料,从瘦肉精火腿肠到染色馒头,从硫磺生姜到福尔马林血旺,问题食品此起彼伏。大家禁不住要问,下一个被曝光的问题食品将是什么?依靠媒体曝光来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否太过被动?监管为什么总要等到媒体曝光之后才有力度?

立法存大量空白之处 体制不顺监管缺位

央行2011年第二次加息

食品安全现先媒体曝光后整治怪象 监管严重缺失

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化学火锅底料,从瘦肉精火腿肠到染色馒头,从硫磺生姜到福尔马林血旺,问题食品此起彼伏。大家禁不住要问,下一个被曝光的问题食品将是什么?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已陷入了媒体发现曝光、监管部门事后补救的怪圈之中,这种“马后炮”式的执法监管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对这些利欲熏心的“黑心作坊”起到警示作用? [详细]

立法缺失:安全标准难产

图片名称

《食品安全法》虽明确规定要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不过,目前大部分食品安全标准尚未出台。由于无标准,在对食品监管时,监管部门无法准确把握食品内在质量存在的问题有多严重,一些食品不合格也无法认定是否违法食品安全标准。[详细]

监管不严:管理者尸位素餐

图片名称

全国各地公路边上,分布密集的检疫站,证明了国家的食品监督部门在食品检疫上曾经投入很大,但是双汇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检疫证明可以拿钱买到,而不是靠诚实的经营获得。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正是食品监督部门出问题了。[详细]

制度弊病:九龙难治水

图片名称

每当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困惑:这事到底该由谁来管?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组成部门来看,对外正式公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有13个。在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职能交叉、模糊与空白地带。 [详细]

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

食品标准内外有别:一流出口 二流内销

专家指出,一方面,我国的食品需要“摸高”才能进入国外市场,导致“一流产品出口、二流产品内销”。在宽泛标准产生的“洼地”效应下,一些在国外被认定为“不合格”的洋食品,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我国市场。有些产品在国外被查出安全问题后,面对中国公众的质疑,却因中国的低标准而常“傲慢无礼”。 [详细]

内地食品标准迁就一些落后企业

国内食品标准缘何偏低?“标准之争就是利益之争。”邱宝昌说,往往标准低一点,就有大量企业被放进去,而标准一高,一些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就会被淘汰出局。而我们的某些标准恰恰是迁就了一些落后企业,质量不高。制定一个标准,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及论证,费用较高,而国家对此补助有限,不少花费往往是企业赞助,一是“更新”慢,二是掺杂了企业的“意志”。[详细]

欧美食品标准严格 中国产品很难进入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说,对于某些国家而言,食品安全的标准犹如“技术壁垒”,是保护自己国家产业的“利器”。“欧盟几乎是国际上公认对食品安全要求最严格的地区,我国企业生产的乳制品很难进入欧盟、美国等标准严格的市场。” [详细]

立法与监管为何多年难完善?

立法难完善原因何在?

标准化法修订工作开展近十年,目前新法仍未出台。《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也明确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而现在有些标准长期“原地踏步”,甚至二三十年不变。原因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 [详细]

监管为何总不到位?

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化学火锅底料,从瘦肉精火腿肠到染色馒头,从硫磺生姜到福尔马林血旺,问题食品此起彼伏。大家禁不住要问,下一个被曝光的问题食品将是什么?依靠媒体曝光来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否太过被动?监管为什么总要等到媒体曝光之后才有力度?[详细]

图片名称

令出多门 标准混乱难统一

我国存在着两套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一套是食品卫生标准,是卫生部行政执法的依据;另一套是食品质量标准,是国家质检总局行政执法的依据。 两套标准互不沟通。[详细]

图片名称

管理部门众多 职能重叠且多有空白地带

涉及食品安全管理的政府部门有13个,不同品种、不同环节,都有不同的部门在管理。甚至不同地方,监管体系都有所差别。存在很多职能交叉、模糊与空白地带。[详细]

图片名称

标准制定费用多由企业赞助 掺杂企业意志

制定一个标准,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及论证,费用较高,而国家对此补助有限,不少花费往往是企业赞助,于是掺杂了企业的“意志”,有些企业就成了低标准的受益者。[详细]

图片名称

腐败严重 渎职现象突出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背后的职务犯罪呈现如下特点:涉案人员集中,窝案多,玩忽职守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有的甚至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弄虚作假,应付检查等。[详细]

完善立法与监管应从何着手?

图片名称

立法建言一:加快制定标准 消除空白区域

检测标准的缺失,不管是因为技术手段限制,还是因为行政管理理念滞后,都实际造成了在监管中“无规可依”的情况。因此,食品安全标准必须尽快完善,这是执法和管理的基础。[详细]

图片名称

监管建言一:建立安全统一垂直的管理体制

应建立统一的食品监管机构,将各部门的职能统一起来,并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制,全面负责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监管。既可以避免多头管理,也可以遏制地方保护主义。[详细]

图片名称

立法建言二:清理整合现有标准 统一成一套

两套标准长期并行。按照一套标准监督检查合格的食品,按照另一套标准就有可能不合格。 再加上还有一部分食品的行业标准也是强制执行的,就更增加了标准乱象。必须清理整合现有标准,执行一套国家强制标准。[详细]

图片名称

监管建言二:构建立体监管网络

在食品安全监管上,需要构建以政府管理为主、社会监督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监管网络。媒体可起到舆论监督作用,社会组织可在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优势,消费者则可通过维权行为遏制不法行为。[详细]

图片名称

立法建言三:与国际接轨 避免内外有别

对于某些国家而言,食品安全的标准犹如“技术壁垒”,是保护自己国家产业的“利器”。在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固守落后的标准,无异于“刻舟求剑”。某些领域的标准滞后,也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详细]

图片名称

监管建言三:建立对监管部门的问责制度

在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很少有行政监管部门因此而受到上级的严厉问责。监管不严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营者的“道德匮乏”在前,安全监管防线的“集体失守”紧随其后。[详细]

图片名称

立法建言四:标准制定应去掉企业干扰

如何健全和提高我国食品标准?在邱宝昌看来,当务之急是“标准的制定应该去掉企业的声音”,由国家层面组织有公信力的业界专家等参与,过程要公开透明。改变过去由于国家补助有限而依赖企业赞助的情形。 [详细]

图片名称

监管建言四:加快技术攻关 解决技术困扰

对于一些受困于技术难度的检测方法,应当加快技术攻关,尽快实现方便检测、低成本检测,并力争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食比天大”,在这件事情上,任何代价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详细]

图片名称

立法建言五:发挥第三方机构预警作用

发达国家的食品标准往往处于“动态”更新中,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有较好的联动机制。专家建议政府建立激励机制,与第三方机构及企业间形成风险预警网络,构筑联动机制。[详细]

图片名称

监管建言五:完善公民送检制度

目前的送检制度应该有更多的配套措施,例如建立和完善一套公民送检制度,即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对市场上怀疑有质量品质安全问题的食品送交相关食品检验检疫部门,相关部门不得无理由拒绝,不得收费。[详细]

 

最近,上海的“染色馒头”让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食品安全。近年来,地沟油、毒火锅、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香精大米……问题食品五花八门,触目惊心。违法成本低是一些食品企业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双倍赔偿”的条款,《食品安全法》中也有“十倍赔偿”的规定,但不管是“双倍”还是“十倍”,对企业和商家来说,湿湿碎而已。专家表示,罚得重,才会长记性;罚得轻,反而相当于纵容。

违法成本过低纵容企业以身试法

双汇社会责任报告套用旧文 只字不提瘦肉精事件

双汇发展日前发布了2010年年报,与此同时,也发布了一份2010年双汇社会责任报告。记者发现,这份社会责任报告除了一些数字等有所变化外,其余与前些年的报告几乎相同,更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中只字不提瘦肉精事件。

这份报告不仅只字未提瘦肉精事件,还称“在原料采购各环节设立关键控制点、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产品”。 [详细]

三聚氰胺主犯只判缓刑三年

据报道,在查办的三聚氰胺奶粉案中,一个涉嫌生产销售数十吨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主犯,最后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而且缓刑三年。这种量刑畸轻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食品安全执法的困境。 [详细]

双汇至今未出补偿措施

自今年3月央视曝光了双汇旗下子公司济源双汇违规使用含“瘦肉精”的生猪原料后,双汇把责任归至济源双汇一家身上。事件曝光至今,双汇一直没有提出向消费者进行赔偿的措施。[详细]

染色馒头事件无人移送司法

4月29日,上海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对“染色”馒头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宝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邢晓金等监管人员分别受到记过、撤职等处分,无一人因此事件被移送司法处理。[详细]

部分企业丧失社会责任

湖南瘦肉精卖至16省 风声一紧即跨省转厂

警方发现,湖南这家生产瘦肉精的公司白天不生产,都在晚上9点以后才生产,生产的货第二天晚上拉走。而由于感到风声较紧,瘦肉精生产者已经将部分生产设备和产品转移到了江西九江 。[详细]

重庆曝活鸡体内灌硫酸钡 最高可增重1斤

以前鸡贩给活鸡增重,主要方式是手工灌玉米、凉粉、石子和泥巴,市民很容易就能识破。现在,竟有人将重晶石粉(硫酸钡)搅成糊状后灌入鸡体内来增重,一只鸡体内的重晶石粉可达300~500克。[详细]

商贩在血旺内加入福尔马林 两年卖700余吨

4月10日,巴南区工商分局接到群众举报,查处了一辆血旺运输车,车上有1250公斤血旺。经检测,血旺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他们每天大约生产1吨多血旺,两年估计生产了700多吨毒血旺。[详细]

苏州查获近4000斤“药水豆芽”

日前,苏州市金阊区食安委联合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一连端掉了4个无证照豆芽小作坊,共发现“药水豆芽”近4000斤,没收来路不明的添加剂70多公斤。 [详细]

违法成本低 问题何在?

罚款不能伤筋动骨 违法企业善打游击

“现行法律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恶意违法行为的震慑力较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违法成本低是一些食品企业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按食品安全法规定,罚款上限是“货值金额十倍以下罚款”或“十万元以下罚款”。由于罚款不能伤筋动骨,一些违法企业即便被吊销许可证,也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家新企业又开张了。[详细]

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致社会责任缺失

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们看到的只是白花花的银子,为了追逐最大化利益,他们利欲熏心,他们昧着做人的良心。其实对于地沟油事件,我觉得它不是一个孤立问题,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大的灰色产业,这里就不仅仅是那些收集与制造“地沟油”的不法之徒,也包括那些为赚取更大利润的大大小小的餐馆。 [详细]

食品安全危机是法治和信仰缺失的危机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刘胜军认为,食品安全危机的背后隐藏的,是法治危机和信仰缺失的危机。 假定不考虑道德因素,从经济学角度看,食品造假者也有个体理性,如果违法收益大于成本,则将为之。违法成本又取决于被查处的概率和惩罚(包括罚款和刑事处罚)。应该说,我国关于食品安全并非无法可依,关键是执行环节出了问题。 [详细]

行政职能部门监管的失位 执行环节出问题

对瘦肉精事件之后仍然能装着没事人一样、照搬往年责任报告书来忽悠公众的企业,监管部门似乎一点脾气也没有,这或许也是无良企业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厚颜无耻的原因之一。 [详细]

食品安全监管缺乏长效机制

新华社:莫陷入食品安全曝光疲劳

图片名称

历次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听到了道歉,但没看到有人受严惩;我们听到了表态,但没看到具体措施;我们感受到了痛,但没有改革动力。[详细]

食品安全监管缺乏长效机制

图片名称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缺陷;二是监管部门不作为或为不法经营者充当保护伞;三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乏长效机制;四是企业道德观扭曲。[详细]

王军荣:“食品安全有保障”有多少可信度?

图片名称

媒体有时候可能会有夸大的报道,但这样的比例恐怕是很小的。更多的是如实报道。对此,谁都不能否认。[详细]

如何让企业扛起社会责任?

图片名称

一、加大惩罚力度 违规企业让它死去

资深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监管应该实现365天的常态化。对于一些食品生产企业,除了在刑事上进行处罚以外,更重要的经济上的处罚。一些出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应该死去,而不是还依然活着。[详细]

图片名称

二、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罚他倾家荡产

罚得重,才会长记性;罚得轻,反而相当于纵容。毋庸讳言,国际上很多国家在同一社会发展阶段时,也出现过类似的食品危机,经过法律完善和制度建设方才由乱而治,这其中,“惩罚性赔偿制度”就是一个杀手锏。[详细]

图片名称

三、校正维权成本高和违法成本低的扭曲

不是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而是云谲波诡的现实太骨感,头脑冷静下来一掂量高昂的成本不得不忍辱负重而放弃。消费维权热线难打,消协身份不尴不尬,职能部门把搪塞、推诿等武功练得炉火纯青,难找说理的地方。[详细]

图片名称

四、杜绝监管“马后炮” 问责需到位

食品行业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监管力量分散,必须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强化信息收集,建立群众举报奖励机制。加强基层监管部门人力、设备和经费保障力度,让罚款与部门利益脱钩,严禁罚款返还等。[详细]

图片名称

五、食品安全监管应借鉴“酒驾”

“醉驾飚车”是马路杀手,危及行人安全;制售“有毒食品”是屠杀群体魔鬼,更是危及当今民众生命,祸及子孙后代体质,即使高于“醉驾入刑”手段和法度水准,同样十分必要![详细]

图片名称

六、监管“监管者”是保障食品安全重中之重

如果将食品安全看作一场战役,在政府之外,应该充分动员并培育食品行业组织、消费者协会、食品质量检验和认证机构以及媒介组织等。它们将对不法企业以及少数地方助纣为虐的监管部门施加压力,监管“监管者”。[详细]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后,厦门执法部门在一家昏暗潮湿、屋顶和墙壁都已发霉变黑的黑作坊也查出了“染色馒头”,但是令人无奈的是,面对执法人员,老板还一直叫屈:“像我这样做馒头,算有良心了!”。再以双汇为例,双汇曾将“诚信立企、德行天下”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曾以“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作为广告语,向社会宣扬自己奉行的商业伦理、坚持的诚实信用,以及对消费者的认真负责。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背后是否反映了企业经营者道德的滑坡?面对这种道德的滑坡,谁又将为百姓的食品安全买单?

道德滑坡 谁为食品安全买单?

图片名称

食品安全乱象 反映道德滑坡严重

思考:市场经济下到底有没有道德?

猪肉变牛肉,厨房变染坊,从最初的心惊肉跳到出离愤怒,再到而今的无奈调侃,习以为常。 我们已经“审食品安全疲劳”了。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我们说,人是铁,饭是钢,我们说,民以食为天。现在,天都要塌了![详细]

食品生产的确是个良心活

思考: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

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短短数天内,如此密集的曝光,说明全社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印证了日前温总理的判断:“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详细]

在法律之外 是否还该讲点道德?

图片名称

谁才是道德滑坡的“主角”

企业违法在某些监管部门看来,不是危害,而是一门“生意”,甚至可以说,企业危害越大,越有利可图。这事儿琢磨起来,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用个时髦的词来说,叫“养鱼执法”——先让违法者慢慢试法,等到他们胆子养肥了,罪行大了,再来收拾、重罚。“养鱼执法”一词用在这,可真叫贴切。不过,监管部门是逮着大鱼了,但违法者吃下去的小鱼也不少,这些小鱼便是咱们可怜的消费者。[详细]

刘林德:监管之外尚需良心

图片名称

加强监管之外,尚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算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放弃。[详细]

吴祚来:道德防线很重要

图片名称

对民间经营者,应该有相应的培训与教育,要通过音像与文字的方式,使所有食品经营者对他人生命有道德敬畏感,要使他们知道有毒食品对人的危害。[详细]

范正伟:拿什么拯救道德

图片名称

市场经济既是诚信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提倡企业流淌道德血液,却必须正视企业逐利的现实;我们提倡企业的道德自律,却并不能把“宝”全部压在良心上面。[详细]

道德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

温家宝:食品安全事件反映道德滑坡严重

总理温家宝最近在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的时候说,近年来相继发生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恶性的食品安全是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觉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家。[详细]

党报:遵循道德与市场经济本身并不矛盾

中国人自古以道德立国、立身、立命,几千年来讲究仁、义、礼、智、信,没想到了今天,在国人还来不及为举世瞩目的经济荣光邀杯庆祝时,行业暴利、食品安全、医疗安全、建筑安全等恶性事件却像一把把利刃,划出道道令人触目惊心的伤口。[详细]

食品安全委: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食品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现象比较普遍,许多企业特别是小作坊等安全投入不足、管理能力薄弱,少数从业人员道德缺失、不讲诚信,这些是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详细]

道德体系该如何建立?

一、情感影响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情感影响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就道德情感教育而言,一是要培养孩子有良心,要让他从幼年时起就习惯感受即使周围没有其他人,他仍处在众人眼前,仍旧有人在评判他的行为和品质,这种培养是一种无微不至的渗透。二是要培养孩子的羞耻感。一个人做了不体面的事情要感到羞耻,肯于责备自己时,善的思想才会真正在内心中树立;使人有羞耻感,意味着给人本身有个斟酌、思考、分辨自己行为的机会。[详细]

二、建立公平的社会公德回报机制

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和形成社会公德奉献与社会公德回报机制。要真正发挥社会公德的治国作用,就必须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良胜循环的社会公德奉献与回报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保障营造出一种扬善抑恶的社会公德环境,改变社会公德义务和社会公德权利相脱离的现象。[详细]

三、明确道德底线 不姑息纵容超出道德底线的行为

所以构建新的道德体系首要的任务是确立道德底线,确立基本的善恶是非标准,在社会公德领域,职业道德领域,和家庭领域都应该建立起最基本的善恶标准。不能让我们的道德底线一再的下滑。社会舆论不应当对超出道德底线的行为予以姑息纵容,要坚决的予以谴责。这样才能树立社会正气,才能有可能改变目前道德行为大量失范的可能。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对一个基本的善恶都不明确,一再的姑息原谅,甚至理解与同情不道德的行为,那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是危险的。[详细]

地方道德体系的建立

杭州已建立诚信体系

图片名称

有关企业诚信档案,杭州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据了解,目前已经有500多家食品企业建立了诚信档案,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客观评定,已有362家食品生产企业进入诚信企业的行列。这些企业的档案均可以登录杭州市食品安全网查询。[详细]

武汉要求经营者强制性地进行食品安全定期培训

图片名称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表示,在关系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吃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他强调,食品安全是'良心工程''道德工程'.他要求对包括屠宰场、熟食店、餐馆、早点店等在内的从事食品行业的经营者,强制性地进行食品安全定期培训。 [详细]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使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确保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已经成为考验中国社会管理水平的一个迫切问题。食品安全其实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在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常发生,但这些国家总体而言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从监管到立法再到科技创新等许多方面经验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国外食品安全经验借鉴

严把源头关 监管触角伸向产地

图片名称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是一个全球性难题。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详细]

完善食品安全法 法律保障是关键

图片名称

法律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由立法质量,普法质量和执法效力的大小所决定的。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是重要的保障,许多国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详细]

重视流通环节 为每份食品“建档案”

图片名称

面对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欧盟于对食品生产提出了“可溯性”概念,以法规形式对关系公众健康的产品实行溯源制度,推行从“农场到餐桌”全程控制管理。[详细]

提高违法成本 食品造假要重罚

图片名称

食品安全制度先进的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各国为此提高违法成本并且都加大惩罚力度,对于这种现象只有重拳出击,多国经验值得借鉴。[详细]

中国状况:惩处力度小、违法成本低»

食品安全预警先行 召回构筑屏障

图片名称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完善应对机制,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是发现食品质量存在缺陷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是防止问题食品流向餐桌的最后一道屏障。[详细]

加快科技创新 推进食品安全进程

图片名称

广义的食品安全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卫生及安全。食品安全主要涉及化学安全、微生物安全、放射安全及食物过敏4个方面,这些都离不开科研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详细]

最新报道

分析评论

独家报道

版权声明

凤凰网 财经中心 出品,欢迎收藏

网友留言